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发挥鲶鱼效应 激活研修热情

【作者】 种忠武

【机构】 陕西省白水县教学研究室



【正文】  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提高教学质量,把握教育发展新特点,就要加强对教育的学习与研究。作为一个县级教研室,担负着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担,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就要始终把教育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下边就以白水县教研室校本研修为例,谈谈校本研修的活力是如何激发出来的?
  白水县是渭南市唯一一个山区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全县有14所初中,其中民办新华学校初中部和北井头乡中分别剩20多名学生,初一都未再招生。全县的初中学生近一半集中在城区两所初中。小学有18所学校,城区4所,全县小学学生也近三分之一多集中在城区。农村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规模小,一个年级几乎一个班,同课头教师数量少,教师无法实现同伴互助,研修环境缺失,研修活动难以开展,全县校本研修活动陷入了缺乏活力的尴尬困境。
  基于我县基础教育现状,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树立大学科思想,整合学科资源,在全县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发挥鲶鱼效应,刺激各个学校行动起来,激活了学校及教师的研修热情。
  (一)活动丰富
  1、同课异构
  从2015年开始,教研室尝试着进行全县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初中作课教师主要从城区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尧禾镇中选取,三人同课异构,其实代表的是三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大校动起来了,谁也不甘落后。这三个学科的活动也在这三所学校开展。其他学校选派2名以上学科骨干参加观摩交流活动。每到一所学校,学校进行学校管理及特色的宣传,有些校长在研讨会上进行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题报告,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为了使同课异构活动更富实效,让更多教师在活动中得到提升。我们在2016年秋季开展活动时提前公布了精心选择的活动课题,不但要求作课教师早做准备,而且要求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前熟悉活动内容,并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来听作课教师的课,课后开展讨论时老师们的交流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学科研讨
  2016年前半年,针对初中毕业班复课工作特点,我们开展了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及初二年级的地理、生物学科研讨。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学校进行,不仅在城区学校,而且在农村学校。不少校长带队参加,既加入到研讨活动中去,又和其他校长进行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交流。
  中考复课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不同类型的示范课,有省中考研讨会精神传达及中考说明解读,有复课策略和方法交流,有复课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比如:复课中如何处理资料与课本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政史是开卷考试,为什么成绩很低?生物、地理学科都是非专业老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小学开展了音乐、美术学科的全县学科研讨,促进了艺术学科教师的交流。
  3、订单送培
  为了发挥城区省市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我们推出了“订单送培”活动。中教组和小教组与农村学校联系,采取“需要什么送什么”的菜单式培训。有语数英也有政史地。
  在送教过程中,城区优秀教师敢于尝试,把自己学校或自己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推广到农村学校。初中语文课李玲芳老师的“以小见大”作文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李玉萍“五步教学法”,初中地理惠美丽老师的“问题抽签法”,北关小学的“四目标六环节”模式,东风小学的“25215数学教学模式”、“20字原生态教学模式”,胜利小学的“激情教学模式”、城关二中的“学本课堂”模式。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宣传与共享。
  (二)效果显著
  在全县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城区的优秀教师得到了二度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有成长愿望的年轻教师。城关二中的校长愿意让学校的教师出去锻炼,2015年市级送教活动中,这个学校有4位教师入选讲师团。2016年市级送教活动中,偏远乡镇北塬镇中的三位教师入选讲师团。多数讲师团成员都是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发现的有潜力,有热情的教师代表。
  每次活动我们都是精心部署,力求收到最大的效果。活动不仅要说,而且要写。作课教师要有书面材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后反思;听课教师要上交听后体会;教研员要有评课意见。在今年的初中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提前公布课题,要求参与者每人参加活动时都要带公布课题的教学设计。这样在研讨时更能够有的放矢。
  活动结束后,学科教研员对上交的书面材料进行评审,对优秀的设计和体会文章进行表彰。
  从去年开始,两个组把每学期的活动情况进行汇总,有活动安排、活动总结,每次活动的通报,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听课教师的体会、教研员的评课意见都要进行编辑,形成了活动纪实。
  此外,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研修,我们把每次的集体研讨都进行学时认证。能够认真参会并完成研修任务的教师每天记8学时,作课教师记16学时。
  县级集体研修活动,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让全县的学科教师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合作的伙伴,教研员既是引领者又是服务者。现在全县初中11个学科、小学三个学科建立了微信群,基础教育课题建立了QQ群。信息化手段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方便了经验的交流,方便了困惑的解答。
  总之,近两年县教研室通过“中途介入”集体研修这个抓手,打造了新的全县学科集体共同体研修平台,打破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中校本研修的尴尬瓶颈,创设了浓厚的研究氛围,为全县校本研修注入了活力,为全县教师专业的共同成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