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立足政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 詹光茹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构建智慧高效课堂。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于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教学能与时俱进,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来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要优化教学过程,以此弘扬理性精神;要丰富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要凸显教学灵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关键词】 高中政治;赏识学生;合作互动;情境教学

  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圣地,需要不断创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政治学科的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科学而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营造一种充满睿智的课堂氛围,追求和谐、开放、灵动和创造的教育状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转变观念,寓教于乐
  “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师,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是个魅力无限的学科,蕴含着无尽的美妙和奇趣,需要政治教师“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学要注重与时俱进,力求将思想政治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这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
  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社会呼唤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离不开爱心教育。高中生心智逐步趋于成熟,性格逐步趋于稳定,需要我们教师继续保持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学生。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
  教师职业是良心职业,我们要把“爱心”、“耐心”、“细心”献给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去肯定、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期望的角色,用心激发学生的“信心”,才能赢得学生的“芳心”。
  有日本学者说:“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赏识就是激励,就是叫人成功。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温馨的,教师要善于蹲下身来,与学生同甘苦、共命运。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里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深刻认识,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智慧生长、“生命栖息的家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寓教于乐,善于:
  带上微笑:让学生感到课堂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带上激情: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分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带上幽默: 在风趣的课堂上,教师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带上夸奖:有人说,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正面的鼓励比反面的批评效果会好得多,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夸奖后,会更加喜欢这门功课,喜欢学习;带上学识:“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我们用渊博的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
  追求智慧,讲究高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无论学生是“迟钝”、“偏离”、“反复”、“不听话”,还是“聪明”、“专注”、“一贯”、“懂事”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魅力个体,向世间万物一样,展现着自己独特的美,而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博大包容的心,敢于静待花开,潜移默化。
  高效睿智的魅力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课堂要生机勃勃,教学形式要多姿多彩,教学目标要立竿见影,教学效果要卓有成效。一切都是科学、激情、有效和快乐的,自然而然,马到成功。
  二、合作互动,张扬个性
  与时俱进,追求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践行新课改理念,是我们一线教师永远的追求。“教”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学”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践行新课程理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努力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益,有效张扬学生个性,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赢。
  灵动的课堂不是老师的单向传递与给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投入、合作互动、教学相长的共同体验。在这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探究空间,有个人的独特想法与体验,并在思维的碰撞与交锋中寻找生命的灵感,能各抒己见,使整个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实现精彩纷呈。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灵动的课堂,需要摈弃灌输的做法,放下权威,留出学生自我建构空间,让他们处于多元、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之中,从容不迫、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探究、讨论、评说、表演,尽显个人的学识风采,释放潜能,张扬个性。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声音,适时予以启发与点拨,让学生在大胆自由地表达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进步,在进步中愉悦,在愉悦中升华,进而开出智慧之花。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借助初高中历史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学习资源,探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史实以及其他古代文明发源、中断、湮灭的史实,便于在课堂上追溯古代文明源流,畅谈个人感想。再结合当今“韩剧的热播”、“中国年轻人喜欢吃麦当劳与肯德基”、“世界孔子学院的设立”等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深入思考:中华文化在腾飞,还是在衰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探究,升华认知。我则适时进行调控与点拨,让课堂自由却不散漫,热闹而不凌乱,活跃但有秩序,紧张中带有智慧。特别是恰如其分的激励性点评,既让学生学有所获,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展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没有十分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它更多关注的是思想的内化、道德的养成。可以说,高中政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成长空间,贴近学生的成长实际,使学生的真实情感带动思想品德课堂,使课堂充满灵动氛围。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的、灵动的、智慧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活”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精髓。我们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教活教材,教活学生,丰富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者采用分组探究、或者师生互问、或者举办辩论会、或者进行专题访谈、或者开展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三、创设情境,追求高效
  境为情设,情因境生。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块绿洲,是构建诗意灵动的政治课堂的一扇窗户。有效的教学情境,既是政治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又是师生课堂互动的桥梁,既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生机勃勃,气味盎然,精彩纷呈。
  情境教学就是“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就政治课堂教学教的最优化,学的最大化。
  高中政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念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不够,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科目的积极性,需要让学生产生共情,加强情感教学的力度,既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思想政治觉悟的综合性人才。打造高效政治课堂,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实施情感教学,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追求高效的课堂,灵动的舞台,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必须注重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起来,教学方式灵活起来,双基训练扎实起来,教学容量厚实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用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笑”起来。
  高中政治情景创设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情景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恰到好处的情境引领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分析;课后安排情境衔接有利于形成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世界文化多样性》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节日,充分提升学生道德、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在组织学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时,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见面礼仪。如泰国的见面礼仪是双手合十,美国的见面礼仪是拥抱,日本的见面礼仪是鞠躬,我国的是握手,我就安排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泰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友人进行情境模拟表演。通过学生的自主模拟,不仅让学生了解每个国家不同的见面礼仪,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并进一步体会其引申内容。
  情境创设,巧用新鲜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深化了课堂主题,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中政治教育是情感教育,艺术的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我们只有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媛.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6年03期;
  [2]禹晓玲.高中《文化生活》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沈雪刚.高中政治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散文百家,2015(10);
  [3]王娟.导学互动教学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