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英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井书芳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实践中,我们要通过不情境、方式应用不同的启发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巧妙的诱与导的引领下开启思维学习模式。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实施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学生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细化,现已有多种形式的启发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大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必定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如何把启发式教学方法科学地实施于课堂中呢?我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谈谈体会。
一、考激式启发
考激式,就是教师口头或书面考查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需要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考得准,考得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初中英语一年级下册第二模块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先可出示教学挂图,然后问:“What's he/she doing?”,可抽学生回答,可以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总结现在进行时态的结构及用法。这样,通过启发,很顺利地在紧张的考的气氛中,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启发教学的目的。
二、设疑启发式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现行学生很多没有主动质疑思考的习惯,就需要我们来启发诱导。而南宋教育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从“疑”入手,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我们知道,“疑”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也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教师的教学技巧表现在会不会巧妙“设疑”。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与一般的课堂提问不同。它并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他们解疑的兴趣。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们就可在电子白板呈现一句: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应用后者。此时,又进一步启发到:“真理未必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这样,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必直接告诉答案,通过巧设“悬念”, 让他们回去查资料,充分理解后再告诉我们答案。这样教学,比我们直接告之,其效果要好得多。
三、直观式启发
直观式启发,就是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多媒体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如在传授What's this?/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句型时,教师先出示苹果、梨子、钢笔、书等,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当前,多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施直观启发式教学更多于一般实物直观,因为多媒体能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特别是单词与对应的实物图片能直接联系起来,语言交际能在多媒体所呈现的情境直接诱发出来,这都是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
四、表演式启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表演进行导读可以创造气氛,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现行义务教材中,各种语法均以对话、短文的形式出现,这样,给表演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在学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句型时,教师可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表演,必要时还可伴随一些动作,这样,表演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的关系中,学生情感被点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教学互促,双边有效达成,其效果在真情交融中获得高效。
五、游戏式启发
初中学生虽然对学习有一定认识,但对游戏的情感依然很热衷。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特征,寓教学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形成语言应用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2/3是管手、口和眼的,所以动手、动口、动眼能使学生聪明。采用游戏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能协调活动起来,促进思维发展。如在传授基数词时,可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按先后顺序说:one、two、three、four……教师有时也可参加,更正发音,让学生板书。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蔺鹏,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青少年日记,2014年。
[2]刘忠洋,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J].魅力中国,2016年。
[3]芮红珍,启发式教学于英语阅读课的实践及思考[J].校园英语,2014年。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实施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学生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细化,现已有多种形式的启发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大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必定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如何把启发式教学方法科学地实施于课堂中呢?我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谈谈体会。
一、考激式启发
考激式,就是教师口头或书面考查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需要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考得准,考得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初中英语一年级下册第二模块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先可出示教学挂图,然后问:“What's he/she doing?”,可抽学生回答,可以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总结现在进行时态的结构及用法。这样,通过启发,很顺利地在紧张的考的气氛中,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启发教学的目的。
二、设疑启发式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现行学生很多没有主动质疑思考的习惯,就需要我们来启发诱导。而南宋教育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从“疑”入手,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我们知道,“疑”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也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教师的教学技巧表现在会不会巧妙“设疑”。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与一般的课堂提问不同。它并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他们解疑的兴趣。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们就可在电子白板呈现一句: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应用后者。此时,又进一步启发到:“真理未必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这样,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不必直接告诉答案,通过巧设“悬念”, 让他们回去查资料,充分理解后再告诉我们答案。这样教学,比我们直接告之,其效果要好得多。
三、直观式启发
直观式启发,就是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多媒体等,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如在传授What's this?/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an…句型时,教师先出示苹果、梨子、钢笔、书等,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当前,多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施直观启发式教学更多于一般实物直观,因为多媒体能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特别是单词与对应的实物图片能直接联系起来,语言交际能在多媒体所呈现的情境直接诱发出来,这都是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
四、表演式启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表演进行导读可以创造气氛,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现行义务教材中,各种语法均以对话、短文的形式出现,这样,给表演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在学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句型时,教师可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表演,必要时还可伴随一些动作,这样,表演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的关系中,学生情感被点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教学互促,双边有效达成,其效果在真情交融中获得高效。
五、游戏式启发
初中学生虽然对学习有一定认识,但对游戏的情感依然很热衷。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特征,寓教学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形成语言应用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2/3是管手、口和眼的,所以动手、动口、动眼能使学生聪明。采用游戏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能协调活动起来,促进思维发展。如在传授基数词时,可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按先后顺序说:one、two、three、four……教师有时也可参加,更正发音,让学生板书。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蔺鹏,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青少年日记,2014年。
[2]刘忠洋,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J].魅力中国,2016年。
[3]芮红珍,启发式教学于英语阅读课的实践及思考[J].校园英语,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