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 杨 瑾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是孩子们的启蒙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幼儿教育中的幼儿主要指的是年龄在3岁到7岁的孩子。幼儿教育能够为孩子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个人都应重视幼儿教育。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所以他们还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老师在设置教育游戏时一定要新颖并且有比较强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对于这一项游戏有持续的热情。本文主要探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阐述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学,教育游戏,应用探讨
幼儿教学对象比较特殊,所以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幼儿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年幼,他们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理非常强。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孩子的生活中必定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在玩闹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专注力。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智力发育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教育游戏的正确应用,还是存在很大的挑战,面临着困难。下面本文主要探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阐述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幼儿知识面,提升身体素质
幼儿阶段的学生,游戏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能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传统课堂教育不能获得的知识,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因为幼儿游戏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开动脑筋,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提升了幼儿观察的能力,还能捕捉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势。比如,幼儿阶段,教师安排学生“吹泡泡”,一方面游戏可行性大,并且便于实施,又很安全,能满足幼儿阶段孩子的成长需求,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观察为什么有些连续吹出泡泡,有些泡泡大、有些泡泡小,这样幼儿就会主动去发现和探索,同时,还能锻炼幼儿的体能,在玩闹中相互交流,促进成长和发育。
(二)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在游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的参与,在幼儿主动探索和活动中,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锻炼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幼儿教育启蒙阶段,教师利用教育游戏教学,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时候进行全面、广泛的教育,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在游戏规则的先定下,幼儿会积极参与,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培养成幼儿的纪律性。如果幼儿想要自己完成任务,还需要不断思考,开拓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合理设计游戏场景
加强孩子听、读、写能力方面的锻炼,通过类似游戏可以培养孩子活泼性格,在教育前根据教育任务,适当准备好字卡和图片。如老虎、大象、鲨鱼、小花猫、大灰狼、小花狗等,教师可以让孩子主动识别自己认识的动物,然后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学生找出对应的卡片,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对象的记忆力。或者是组织贴鼻子游戏,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根据其他同学展示的位置,贴中鼻子位置。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反复训练和记忆,不断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能分辨上下左右,并且能记忆更加持久和深刻。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引入教育游戏,需要教师慎重合理的选择游戏类型,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生活,引入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们幼儿时期非常熟知的“两只老虎”儿歌,“一只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真奇怪”。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能有很好的帮助,适当添加一些知识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最终回归于生活。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抬花轿”游戏,孩子们参与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简单的问题,花轿用什么制作?抬花轿一般是几个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讲解一下抬花轿的民俗和规矩,让孩子能了解到民俗文化知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们在游戏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角色扮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幼儿阶段的孩子,个性非常鲜明。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适时开展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互换锻炼孩子的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妈妈生病了”的角色游戏。由孩子扮演小医生,对生病的妈妈进行看诊,参与这个游戏中,当妈妈生病时,孩子可以知道怎样面对,首先不能哭泣或者着急,应该保持冷静,带妈妈去看医生。在这个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孩子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竞赛性质的游戏中,久石让孩子明白坚持就是胜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例如,组织一场50米短跑,获得前三名颁发小奖状,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坚持完成任务,然后教师最后奖励前三名糖果,然后获奖小朋友可以将糖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引用教育游戏,不仅能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还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整体水平。教育游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开发幼儿思维和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和智力等多方面的平衡发育。因此,教师应该严格态度,认真钻研教育游戏,明确教育游戏的重要性,能恰到好处的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幼儿游戏进行积极教学,全面促进幼儿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琼;“后教育时代”的新兴教学媒体——国内“教育游戏”相关硕士论文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1期
[2]高黎阳;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现状及建议[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17期
[3]雷茂;向帮华;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12期
[4]赵静;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5年16期
【关键词】 幼儿教学,教育游戏,应用探讨
幼儿教学对象比较特殊,所以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幼儿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年幼,他们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理非常强。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孩子的生活中必定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在玩闹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专注力。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游戏对幼儿智力发育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教育游戏的正确应用,还是存在很大的挑战,面临着困难。下面本文主要探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阐述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幼儿知识面,提升身体素质
幼儿阶段的学生,游戏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能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传统课堂教育不能获得的知识,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是因为幼儿游戏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开动脑筋,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提升了幼儿观察的能力,还能捕捉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势。比如,幼儿阶段,教师安排学生“吹泡泡”,一方面游戏可行性大,并且便于实施,又很安全,能满足幼儿阶段孩子的成长需求,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观察为什么有些连续吹出泡泡,有些泡泡大、有些泡泡小,这样幼儿就会主动去发现和探索,同时,还能锻炼幼儿的体能,在玩闹中相互交流,促进成长和发育。
(二)提升幼儿综合能力,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在游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的参与,在幼儿主动探索和活动中,能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锻炼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幼儿教育启蒙阶段,教师利用教育游戏教学,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时候进行全面、广泛的教育,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在游戏规则的先定下,幼儿会积极参与,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培养成幼儿的纪律性。如果幼儿想要自己完成任务,还需要不断思考,开拓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合理设计游戏场景
加强孩子听、读、写能力方面的锻炼,通过类似游戏可以培养孩子活泼性格,在教育前根据教育任务,适当准备好字卡和图片。如老虎、大象、鲨鱼、小花猫、大灰狼、小花狗等,教师可以让孩子主动识别自己认识的动物,然后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学生找出对应的卡片,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对象的记忆力。或者是组织贴鼻子游戏,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根据其他同学展示的位置,贴中鼻子位置。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反复训练和记忆,不断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能分辨上下左右,并且能记忆更加持久和深刻。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引入教育游戏,需要教师慎重合理的选择游戏类型,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结合生活,引入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们幼儿时期非常熟知的“两只老虎”儿歌,“一只没有耳朵,一直没有尾巴,真奇怪”。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能有很好的帮助,适当添加一些知识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最终回归于生活。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抬花轿”游戏,孩子们参与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简单的问题,花轿用什么制作?抬花轿一般是几个人?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讲解一下抬花轿的民俗和规矩,让孩子能了解到民俗文化知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们在游戏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角色扮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幼儿阶段的孩子,个性非常鲜明。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适时开展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互换锻炼孩子的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妈妈生病了”的角色游戏。由孩子扮演小医生,对生病的妈妈进行看诊,参与这个游戏中,当妈妈生病时,孩子可以知道怎样面对,首先不能哭泣或者着急,应该保持冷静,带妈妈去看医生。在这个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孩子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竞赛性质的游戏中,久石让孩子明白坚持就是胜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例如,组织一场50米短跑,获得前三名颁发小奖状,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坚持完成任务,然后教师最后奖励前三名糖果,然后获奖小朋友可以将糖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中,适当引用教育游戏,不仅能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还能更好的提升教学整体水平。教育游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开发幼儿思维和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和智力等多方面的平衡发育。因此,教师应该严格态度,认真钻研教育游戏,明确教育游戏的重要性,能恰到好处的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幼儿游戏进行积极教学,全面促进幼儿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琼;“后教育时代”的新兴教学媒体——国内“教育游戏”相关硕士论文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1期
[2]高黎阳;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现状及建议[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17期
[3]雷茂;向帮华;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12期
[4]赵静;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5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