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方法探究
【作者】 张建红
【机构】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阶段所开设的美术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法,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到小组合作中,对课堂所教授的美术作品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 初中美术;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社会进入学习型以及知识型时代,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合作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性别以及能力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针对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合理分组
科学分组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分组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美术学习的看法等,基于此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一个班级有30人,可以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有5人。在分组的过程中,将不同性格的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放在一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是互补的。这样一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小组讨论中展示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分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探索性。利用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第二,开放性。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时不要过于死板,应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主,实现学生小组成员的互补;第三,拓展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设计问题时应着眼于当下,展望于未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分组学习的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建立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想更好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加强对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视,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必不可少。例如在教学民间美术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及表达出的吉祥寓意等等,以及能表达自己对民间美术的感受和见解,并能提高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上课之初,我将备课时准备的课件以多媒体的方式直接呈现到了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被眼前直观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画面所吸引。很快,课件就播放完毕了,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说:“刚才的视频中呈现出的是民间的美术作品窗花、年画等等。”还有的学生说:“刚才视频中的《六合同春》、《无毒纹肚兜》等作品的装饰寓意着谷物和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花瓶与象寓意‘太平之象’……。”听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及时将课堂氛围进行了调整,并将学生们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紧接着,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探讨,如:“你在实际生活中的哪些场合看到过民间艺术的美术作品?”随着我问题的抛出,学生们迅速在组内开始探讨起来。
三、相互协作
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积极培养的重要道德品质,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美术教学不仅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和美术能力,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相互协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在小组中完成教学作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高效的完成美术教学作业。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美术作品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上一节课的最后布置下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索有关传统美术的资料,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美术作品,并要求学生在下一节美术课中做出展示和讲解。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对团队合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工,并最终汇总得到教学作业。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加强自身的合作意识与互助的意识,不仅仅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作业,还提高了个人综合素养。
四、课后及时辅导
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教师要继续延伸创建新型美术课堂,开创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实效成果的教学风气,组织学生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形式不限于绘画,更有摄影、雕塑、陶艺、书法、空间美学等等。对于有艺术爱好和深造倾向的学生,结合学生个性素养加以指导。课后进行及时的辅导、补充之外,还可与学生进行共同评价,包括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进行评价时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坦诚指出改进措施。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为了大家继续快乐合作,共同进步,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个体发展,激励有美术专业深造意识的个体在现阶段有更清晰的学习。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美术思维,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对此加强关注,合理应用,促进教学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黎鹏程.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分析[J]. 新课程导学, 2017(6):26.
[2]杜巍.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4):156-156.
[3]王树清. 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 神州, 2017(9):36-36.
【关键词】 初中美术;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社会进入学习型以及知识型时代,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合作学习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性别以及能力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针对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合理分组
科学分组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分组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美术学习的看法等,基于此对学生进行分析。例如,一个班级有30人,可以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有5人。在分组的过程中,将不同性格的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放在一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是互补的。这样一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小组讨论中展示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分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探索性。利用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第二,开放性。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时不要过于死板,应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主,实现学生小组成员的互补;第三,拓展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设计问题时应着眼于当下,展望于未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分组学习的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建立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想更好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加强对情境创设教学的重视,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必不可少。例如在教学民间美术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及表达出的吉祥寓意等等,以及能表达自己对民间美术的感受和见解,并能提高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上课之初,我将备课时准备的课件以多媒体的方式直接呈现到了学生们的眼前,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被眼前直观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画面所吸引。很快,课件就播放完毕了,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说:“刚才的视频中呈现出的是民间的美术作品窗花、年画等等。”还有的学生说:“刚才视频中的《六合同春》、《无毒纹肚兜》等作品的装饰寓意着谷物和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花瓶与象寓意‘太平之象’……。”听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我及时将课堂氛围进行了调整,并将学生们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紧接着,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组内探讨,如:“你在实际生活中的哪些场合看到过民间艺术的美术作品?”随着我问题的抛出,学生们迅速在组内开始探讨起来。
三、相互协作
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积极培养的重要道德品质,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美术教学不仅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和美术能力,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相互协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在小组中完成教学作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高效的完成美术教学作业。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美术作品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上一节课的最后布置下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索有关传统美术的资料,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美术作品,并要求学生在下一节美术课中做出展示和讲解。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对团队合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工,并最终汇总得到教学作业。学生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加强自身的合作意识与互助的意识,不仅仅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作业,还提高了个人综合素养。
四、课后及时辅导
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教师要继续延伸创建新型美术课堂,开创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实效成果的教学风气,组织学生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形式不限于绘画,更有摄影、雕塑、陶艺、书法、空间美学等等。对于有艺术爱好和深造倾向的学生,结合学生个性素养加以指导。课后进行及时的辅导、补充之外,还可与学生进行共同评价,包括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进行评价时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坦诚指出改进措施。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为了大家继续快乐合作,共同进步,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个体发展,激励有美术专业深造意识的个体在现阶段有更清晰的学习。
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合作学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以及美术思维,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对此加强关注,合理应用,促进教学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黎鹏程.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分析[J]. 新课程导学, 2017(6):26.
[2]杜巍.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4):156-156.
[3]王树清. 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 神州, 2017(9):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