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序列化训练,让英语写作拾阶而上

【作者】 王同娟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正文】  一直以来,英语写作很让学生挠头,感到高不可攀。为破解这一困境,我们以“梯级层进式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依托,沿着“词”“句”“段”“篇”的训练路径,为学生开凿了“爬高之阶”,铺设了“登山之路”,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拾阶而上,积步成高。
  以“层级式衔接”的英语写作应用理论为依据,针对初中各年级学生,以课堂为基准,结合学生教材,按照“句——段——篇”的训练梯级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让学生能做到按写作要求,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表情达意,做到“学以致用”的语言学习目标。并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训练,都能有所收获,从而满足各自不同的学习需要。
  健实“双脚”——指导学生用好词汇
  词汇是英语文章最为基本的元素,犹如登山之双脚,是英语写作的物质基础。如果记不住单词或把握不了单词的词性、变型等,英语写作就会“先天不足”。
  ——活化方式,帮助学生识记单词。针对初中生特点,我们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教授单词,通过图片、实物,以助于学生接受。如对应身体部位,用“眼睛eye、耳朵ear……”等诵读单词,就有效提高了识记效果。针对英语词汇特点,我们多通过词汇构成规则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如以“sad(悲哀的)→sadness(悲哀的事)”“ill(不好的)→illness(疾病)”等为例引,让学生把握“形容词→名词”的构成规则,培养学生词汇学习中的思考习惯,起到了“识一词认一片”的识记效果。
  ——句中识词,帮助学生理解单词。抓住“句型就是词与词的特定关系的体现形式之一”这一特点,我们将单词的理解放在句型学习之中,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单词的时态、单复数及比较级等的不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词汇把握能力。
  起好“步子”——指导学生写好句子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正确、规范的句子,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连词成句,把着学生迈出“脚步”。首先,加强语序训练。为学生提供几个杂乱无序的词汇,由学生按照英语的句式特点,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其次,加强语感训练。为解决训练初期学生多将句子连成“汉语式”英语句子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大量诵读规范英语的方法,通过诵读量的积累,将英语表达习惯、语法特征潜化到学生的意识之中,将学生导引到了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之中。
  ——用词造句,扶着学生迈实“脚步”。用词造句,就是只给学生提供一两个词汇,让学生加入其它词汇连成句子。训练中,我们重点强化了开放性,设置了不同序列练习题组,如分别以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让学生自行造句,给了学生以发散思维的广阔空间。同时,设置相互品鉴环节,让学生对他人造出的句子进行评点、修改,实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修饰扩句,带着学生迈好“脚步”。修饰扩句,就是为学生提供一句简单的句子,让学生在句子中填写适当的修饰词,以丰富句子的内涵。如提供“The song reminds me of my teacher. (这首歌让我想起我老师)”,学生可以扩写成“The quiet and soft song reminds me of the teacher who taught me Chinese when I was in Grade One.(这首柔和优美的歌曲让我想起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从而使一个简单生硬的句子变得丰富灵动起来。
  ——看图写句,领着学生迈稳“脚步”。看图写句,就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画面或场景,让学生依据画面或场景内容,自找词汇,自我造句,表达出自己的所观所感。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集句子,进行传抄,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登上“台阶”——指导学生组好段落
  段落是文章的表意单元,甚至是一篇缩微文章,注重的是句子之间的顺序与逻辑。
  ——引导学生把握段落结构。英语文章的段落结构简单而明了,多为一事一段,其结构也基本相似,即“一个主题句+事实”。训练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事实”部分语序的指导,分“并列”“对比”“因果”“果因”等不同关系类型进行了专题训练,促进了学生对段落结构的把握。
  ——训练学生把丰富主题。丰富主题,就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主题句,组织学生进行场景假想,填补其它句子加以补充说明,从而逐渐提升学生围绕主题句构成段落的能力。
  铺成“路子”——指导学生谋好篇章
  英语写作最终要独立成篇,能够完整、有序地反映主题,提升的是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
  ——分类培养写作习惯。看图说话,是初中尤其是低年级英语写作的常见形式,我们主要着眼于仔细观察习惯的培养;主题写作,是初中高年级英语写作的主要形式,我们主要强调仔细阅读写作提示和要求习惯的培养。
  ——分类培养谋篇能力。初中英语写作相对浅显,其房间布局也相对简单。对此,我们重点突出了“总—分—总”和“总—分”两种结构,及连接词承启作用的练习,为学生铺就了英语写作的基本“路子”。
  教师通过引领和指导学生英语写作的思路,帮助学生解开困扰他们写作的“瓶颈”,让学生消除写作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走出“无从下手,东拼西凑”的写作误区,能够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改变以往英语写作教学零打碎敲、无序而低效的松散格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将不同年级的英语写作训练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生成纵深发展的英语写作教学课程体系和资源,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与教材同步的“梯级层进式”训练与指导,使英语写作教学走上序列化的层深发展轨道。
  通过系列有序且有步骤的训练,让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四个最基本环节——用词、连句、组段和谋篇上获得成就感,并且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积累的提升而不断提高其要求,从而使学生能不断地从一个高峰攀上另一个高峰,向着英语写作“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