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作文之人物描写方法的指导
【作者】 穆 莉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正文】 【摘 要】 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特点,选择新颖的角度,并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写人则使人如见其人,展现出人物独有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作文教学;人物描写方法;指导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万物,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其形状、颜色、大小、筋脉也会有所不同。树叶如此,人亦如此。
写人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分析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能力,促使初中生得到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学科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思考、转变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人物描写,积极拓展写作教学的深度,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整体能力,提升班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借助各种描写方法展现人物形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生动语言开展形象描写。学生能否借助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需要教师重点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给学生如何将笔墨集中在人物特点上,应该舍弃哪些和人物性格特点或是文本内涵无关的内容,重点进行人物特征的描写,也就是对出彩的点进行描写,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生动语言开展形象描写,促使学生实现描写能力的提升。教材中,很多经典作品都有着人物描写的片段,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这些内容进行写作讲解,逐渐强化写作教学的效果。
以《台阶》为例,作者在进行人物形象生动的描写过程中,能更好的展现出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如对于父亲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从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父亲进行动作、神态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新台阶谨慎、小心的态度。这台阶凝聚了父亲太多的心血,是父亲大半辈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因而父亲非常珍惜,从而凸显出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当然,除此之外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也是体现人物特点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借助这样的写作方法,对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才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成功。
另外,言为心声,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语言来刻画其内心世界,表现其个性和思想。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动作,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来再现人物的动作。相由心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灵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神传情思,通过对一个人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喜、怒、哀、乐、惊、恐、思等表情的描绘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情感。
二、抓住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特点
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对细节进行描写,并且将人物放到典型事件或情境中来合理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需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整理进行人物描写的思路,如果是从大局方向进行形象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基本了解,但是如果是重视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凸显人物所具有的情感特色,实现人物精神特征的突出,可以说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质量起到直接影响,如果能对人物形象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最能感染人、启迪人的,最能深刻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进行刻画,借助极富特色的文字开展高水准的人物形象描写,那么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将被展现出来。
以《老王》为例,杨绛先生在刻画老王形象时,着重刻画了老王临死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让人过目难忘,只有无生命的物体,才能被用于“镶嵌”,“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个细节将老王临终前的那种毫无生机,行将就木的样子,一下子就凸显出来。既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悲酸,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人物性格的写作效果。写好一个细节,有时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选择新颖的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刻画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选择新颖的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刻画,强化其发散思维。描写角度的选择会对最终写作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人物描写角度的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根据写作习惯和创新意识进行写作角度的选择。学生能够确定出写作的角度,也就能整体规划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出独特的角度。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家人类型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己即将描写的人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点滴的生活中寻找、挖掘材料。然后分析他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体现出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和其他亲人所体现出的不同,然后提出自己独特的写作观点,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这样可以提升人物写作的最终质量。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思考,可以借助哪些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促使学生得到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实施这样的写作指导,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度的分析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人物描写更加具有创新性,这样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方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人物形象独特刻画的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四、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的反复修改
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次就能成型的,要不断地进行比较、斟酌,才能找到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刻画人物形象,也才能让学生笔下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也更易于传递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总之,写人的作文,要学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外貌、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进行描写,选择新颖的角度,并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写人则使人如见其人,展现出人物独有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作文教学中人物精神的描写方法摭探[J].作文成功之路,2018(06):91-93.
[2]方婷.用细腻笔触强化描写—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3):55-57.
【关键词】 作文教学;人物描写方法;指导
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万物,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其形状、颜色、大小、筋脉也会有所不同。树叶如此,人亦如此。
写人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需要分析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写人作文的写作能力,促使初中生得到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学科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思考、转变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人物描写,积极拓展写作教学的深度,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整体能力,提升班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借助各种描写方法展现人物形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生动语言开展形象描写。学生能否借助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需要教师重点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给学生如何将笔墨集中在人物特点上,应该舍弃哪些和人物性格特点或是文本内涵无关的内容,重点进行人物特征的描写,也就是对出彩的点进行描写,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生动语言开展形象描写,促使学生实现描写能力的提升。教材中,很多经典作品都有着人物描写的片段,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这些内容进行写作讲解,逐渐强化写作教学的效果。
以《台阶》为例,作者在进行人物形象生动的描写过程中,能更好的展现出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如对于父亲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从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父亲进行动作、神态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新台阶谨慎、小心的态度。这台阶凝聚了父亲太多的心血,是父亲大半辈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因而父亲非常珍惜,从而凸显出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当然,除此之外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也是体现人物特点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借助这样的写作方法,对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才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成功。
另外,言为心声,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语言来刻画其内心世界,表现其个性和思想。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动作,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来再现人物的动作。相由心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灵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神传情思,通过对一个人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喜、怒、哀、乐、惊、恐、思等表情的描绘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情感。
二、抓住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特点
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对细节进行描写,并且将人物放到典型事件或情境中来合理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需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整理进行人物描写的思路,如果是从大局方向进行形象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基本了解,但是如果是重视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刻画,凸显人物所具有的情感特色,实现人物精神特征的突出,可以说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质量起到直接影响,如果能对人物形象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最能感染人、启迪人的,最能深刻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进行刻画,借助极富特色的文字开展高水准的人物形象描写,那么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将被展现出来。
以《老王》为例,杨绛先生在刻画老王形象时,着重刻画了老王临死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直僵僵”表现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的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让人过目难忘,只有无生命的物体,才能被用于“镶嵌”,“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个细节将老王临终前的那种毫无生机,行将就木的样子,一下子就凸显出来。既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悲酸,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人物性格的写作效果。写好一个细节,有时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选择新颖的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刻画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选择新颖的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刻画,强化其发散思维。描写角度的选择会对最终写作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人物描写角度的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根据写作习惯和创新意识进行写作角度的选择。学生能够确定出写作的角度,也就能整体规划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出独特的角度。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家人类型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己即将描写的人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从点滴的生活中寻找、挖掘材料。然后分析他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体现出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和其他亲人所体现出的不同,然后提出自己独特的写作观点,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这样可以提升人物写作的最终质量。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思考,可以借助哪些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促使学生得到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实施这样的写作指导,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更为深度的分析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人物描写更加具有创新性,这样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方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人物形象独特刻画的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四、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的反复修改
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次就能成型的,要不断地进行比较、斟酌,才能找到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刻画人物形象,也才能让学生笔下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也更易于传递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总之,写人的作文,要学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外貌、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进行描写,选择新颖的角度,并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写人则使人如见其人,展现出人物独有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作文教学中人物精神的描写方法摭探[J].作文成功之路,2018(06):91-93.
[2]方婷.用细腻笔触强化描写—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