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营造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

【作者】 吴远超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中学



【正文】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因素、课程内容、学生因素、教学环境因素等方面都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提出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总之,和谐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师生的职责,而且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职责,社会和家庭也具有重要的协助责任。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种平等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就会促进教育环境、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为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协调运作,为加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教师因素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它们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当双方的关系统一协调时,才能作为营造和谐体育课堂氛围,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有利条件。如果,双方关系冷漠甚至对立,课堂气氛就会变的沉闷、紧张、死板,导致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主要方面,同时,掌控着改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如:教师专业知识全面、性格热情开朗、热爱学生、教学工作责任心强、教学方法多样,便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容易和学生展开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反,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如: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针对性,自身的示范作用不到位,受到福利待遇、评定职称、同工同酬、奖金分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形成。  
  2、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按竞技体育的内容体系来进行编排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都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单一、枯燥、趣味性不足、逻辑性不强而技术性却较强的特征,客观上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组合,致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项目,尤其是中学生较喜欢的项目,如:网球、健美操、跆拳道、攀岩、街舞等,因各种原因难以列入课程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中的愉悦感,又满足不了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欲望,体育教学只能是让学生机械地活动,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由于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教条化,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也远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发生。   
  3、学生因素
  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迫于升学的压力,因此参与体育运动实践的时间普遍较少。为了应付考试多数学生不得不放弃体育锻炼,挤出时间来学习文化课。第二,由于缺乏锻炼,体能下降,导致体育课上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锻炼任务,从而降低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由于中学生存在着年龄、性别、体育基础、个性心理的差异,因此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的问题。许多学生因运动技能水平较差,而对参与体育课以及体育活动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减少,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学生因素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营造的主要因素。  
  4、教学环境因素  
  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部分,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场地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班级规模、队列与队形等。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主要包括班风与校风、学校体育的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体育教学活动与一般文化课教学相比,相对复杂得多,这不仅表现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是复杂、多变的,而且体育教学目标也是多向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复合性,一方面,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一般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桌椅等,它还需要各种运动设施和器材,如体育馆、体育场篮球、足球……这些设施与阳光、空气、水、树木、草地等自然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对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具有复杂性,主要是在比教室更大的时空变化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班风与校风之间的各种关系。  
  营造中学体育课堂的和谐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氛围主动活泼。教师应尊重学生对体育的个性选择,在此基础上,科学的编排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促使学校体育内容成为营造中学体育课堂的和谐氛围的主要条件。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加强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和谐氛围的研究,有利教师与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