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作者】 刘红亚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关镇裴寨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计算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中学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合格的快速的准确的计算能力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展身手,起到汽车高速运行中的加油站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的技能,更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和交流,内容具体包括相关现状和对策分析,希望对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学习技能;基础技能;巩固训练;数学教学;计算能力;相关现状;对策分析;自主性;技巧性;情感体验;科学检验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划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计算能力就相当于数学学习中的灵魂,一旦计算能力有所缺失,整个数学学习系统就可能处于瘫痪的状态,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计算能力相关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
由于计算能力仅仅是一项基础性的技能,所以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甚至错误的认为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需要培养。
2.学生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性较差,他们可能不会去系统的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行巩固,甚至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在计算某道题目的时候计算错误,另外,小学生相对来说思维不够缜密,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
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对策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超出百分之七十甚至以上的失分都是由于计算上的失误,其实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太大的技巧性,主要处于一个基础阶段,主要任务也就是巩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基础技能。所以,教师要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策略,真正的帮助学生培养数学中的计算能力。
1.激發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要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发性的进行计算能力的巩固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可以适当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讲出如下游戏规则:我们一共有十个手指,那么我说拍几,同学们就要拍出剩下手指的数量。比如我拍六,那么同学们就要拍四,通过这种教学游戏的穿插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分活跃起来。
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给出一些错误的计算,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这些计算的错误之处,鼓励学生进行指出,并加以改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切不可马虎大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审题方面
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审题,一定要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进行具体的计算。如果在审题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在过后的计算中无疑是在做无用功,起不到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题目21-(1+10)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凑整思想的影响,忽略掉题目中的小括号,得出21-(1+10)等于30这个错误的答案。这都是学生在进行审题的过程中,马虎大意,导致出现非技术性的失分,这是十分可惜的。
(2)书写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书写,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类似的数字,像“6”和“0”,学生在计算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规范自己的书写,仔细认真地看清,一笔一点的写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3)检验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检查计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技能。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思维能力自制力都处于发展中的状态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检验过程,首先要检验自己计算的题目是否有抄错的现象,包括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再对计算的过程进行检查,一步一步,做到全面检查。
3.进行具体的错误分析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起来学生在进行计算过程中的失误之处。教师在批改相关练习题目的时候,要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总结,归纳出具体的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错误之处,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更改以往计算过程中所存在的较为顽劣得错误之处。在教师给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归纳讲解之后,就可以给出一些相应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可能具备多方面能力,如审题能力,理解能力,拓展能力,计算能力等等,而他们的思维能力都处于一个幼稚的发展中的状态,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也不够合格,课堂的听讲注意力极容易分散。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科的要求进行教学,不断探讨研究出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温永刚。增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学术期刊】华章,2017,1。
[2]吴明艳。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7,5。
[3]胡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思考[J]。【小学生教育】,2014,1。
[4]张永。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效[J]。【中国教育】,2014,1。
[5]杨永壮。简析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4。
【关键词】 学习技能;基础技能;巩固训练;数学教学;计算能力;相关现状;对策分析;自主性;技巧性;情感体验;科学检验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划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计算能力就相当于数学学习中的灵魂,一旦计算能力有所缺失,整个数学学习系统就可能处于瘫痪的状态,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计算能力相关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
由于计算能力仅仅是一项基础性的技能,所以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甚至错误的认为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需要培养。
2.学生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性较差,他们可能不会去系统的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行巩固,甚至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在计算某道题目的时候计算错误,另外,小学生相对来说思维不够缜密,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
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对策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超出百分之七十甚至以上的失分都是由于计算上的失误,其实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太大的技巧性,主要处于一个基础阶段,主要任务也就是巩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基础技能。所以,教师要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策略,真正的帮助学生培养数学中的计算能力。
1.激發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要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发性的进行计算能力的巩固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可以适当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讲出如下游戏规则:我们一共有十个手指,那么我说拍几,同学们就要拍出剩下手指的数量。比如我拍六,那么同学们就要拍四,通过这种教学游戏的穿插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分活跃起来。
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给出一些错误的计算,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这些计算的错误之处,鼓励学生进行指出,并加以改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切不可马虎大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审题方面
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审题,一定要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进行具体的计算。如果在审题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在过后的计算中无疑是在做无用功,起不到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题目21-(1+10)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凑整思想的影响,忽略掉题目中的小括号,得出21-(1+10)等于30这个错误的答案。这都是学生在进行审题的过程中,马虎大意,导致出现非技术性的失分,这是十分可惜的。
(2)书写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书写,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类似的数字,像“6”和“0”,学生在计算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规范自己的书写,仔细认真地看清,一笔一点的写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3)检验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检查计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技能。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思维能力自制力都处于发展中的状态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检验过程,首先要检验自己计算的题目是否有抄错的现象,包括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再对计算的过程进行检查,一步一步,做到全面检查。
3.进行具体的错误分析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起来学生在进行计算过程中的失误之处。教师在批改相关练习题目的时候,要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总结,归纳出具体的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错误之处,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更改以往计算过程中所存在的较为顽劣得错误之处。在教师给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归纳讲解之后,就可以给出一些相应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可能具备多方面能力,如审题能力,理解能力,拓展能力,计算能力等等,而他们的思维能力都处于一个幼稚的发展中的状态,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也不够合格,课堂的听讲注意力极容易分散。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科的要求进行教学,不断探讨研究出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温永刚。增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学术期刊】华章,2017,1。
[2]吴明艳。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7,5。
[3]胡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思考[J]。【小学生教育】,2014,1。
[4]张永。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效[J]。【中国教育】,2014,1。
[5]杨永壮。简析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