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

【作者】 朱建萍

【机构】 福建省建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写字教学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从小事做起,培养勤恳认真的态度和高雅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发展其观察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好写字训练,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握笔姿势与坐姿的引导,加强笔画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策略;素养提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汉字书写能力更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之一。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注重规范,抓好基础,培养学生专注细致的品质
  1.端正握笔姿势与坐姿。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握笔姿势与坐姿,可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要求学生模仿,并对其一进行指导与纠正。而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要时时巡视.时时提醒,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培养先观察后动笔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书写,对于汉字的间架结构、重心、笔画斜正通常感到比较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对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弄清汉字每一笔的起笔位置,行笔方向,收笔的位置,每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同时进行详细讲解并板书示范,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临摹,认真练习。同时,在讲解示范后,教师不要急于要求学生提笔写字,而应为其营造宁静舒缓的书写环境,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心中默读双姿口诀,端正坐姿与握笔姿势,并静下心来思考,胸有成竹之后再下笔,以此培养学生不急不躁、云淡风轻的写字心态。
  二、加强笔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
  1.利用笔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汉字由笔画构成,“、”有坠石之势,“一”如肩挑昆仑、“)”如剑锋出鞘...不同笔画有不同情态,由此构成汉字美学。要写好汉字,必须先把笔画写好。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对于简单笔画都掌握得不错,但对于组合笔画则写得不是很好,如“飞、乙、]”。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复杂的笔画,教师可借助生活例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笔画的轻重折转变化。如教写“丁”时,可以踢球为例,教导学生踢球时要停脚、蓄力,才能把球踢得更远,书写“]”亦如是,要稍停顿再转折。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动、具体的形象进行比拟,让学生对笔画形成直观认识。如在教学“飞”时,可以让学生将“飞”与滑滑梯联系起来,以此加深他们对“飞”这一笔画的认识。又如,在教学“小”字时,可以把“小”看作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在表演完节目后跟观众谢幕,“小”字的左右两点便是小姑娘提起裙子的手,并告诉学生“小姑娘的手”要尽量打开。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这个动作,由此,在活跃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字的书泻。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发挥联想。如在学习写“心”字时,有的学生联想到“心”字的卧钩就像锅,锅里正炒豆子,有几颗豆子跳出来了;在学习写“子”字时,有学生觉得“子”字就像-一个人,横撇与竖钩的接连处就像人的脖子,最后一笔横,不能写在接连处,否则就卡住“脖子”了;学习部首“丝”时,有的学生联想到姐姐背着妹妹上山坡...通过联想,学生对于笔画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了,书写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2.利用笔画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学写独体字时利用田字格能很好地把握笔画平斜、起笔收笔,但学写合体字时因部件、笔画增多,难以把握结构安排,导致写出来的字缺乏美感。对此,在笔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结构汉字的笔画安排,了解它们是怎样实现均衡对称的。如教左右结构的字,提醒学生右半部分的第一笔起,笔位置与左半部分的关系,尽量找左右两边对称和呼应的笔画。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把规范字和自己写的字进行比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并在评议中加强指导,提高其写字质量。教师要注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找规律,使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则。
  三、注重汉字美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感受汉字的绘画美。汉字起源于抽象图画,是一种独特且美丽的符号。可以说一个个汉字就像一幅幅图画,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余光中先生对“雨”字就作过这样的描述:“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汉字的绘画美,“部编版”-年级语文教材在编排“日月水火山石田河”等汉字的识字内容时,就配套了相应的图画,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汉字与它们的相似之处,了解汉字就是由这些实物抽象而来的,以此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美学内涵,丰富其审美感受。
  2.感受汉字的均衡美。汉字的笔画、结构变化多样,但都具有均衡对称的美。不同大小部件组合,通过比例合理搭配,各部件穿插避让、上下相应、勾连呼应、参差错落,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不同结构的汉字是如何达到对称平衡的,引导他们书写前要考虑不同笔画的长短,不同部件的比例与占位,尽量做到平衡、美观,不要过于疏松,也不要过于紧密,要“纤稂合度”,如此才能写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字来。
  四、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写字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写字是——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调动其写字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汉字故事引路,激发学生兴趣。奇妙的汉字,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如古文的“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的,“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友”字的造型,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我们的先民在与朋友相逢时,两人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以这个故事进行汉字讲解,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其对于汉字学习、汉字书泻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写字评比活动,形成争优氛围,并给予字写得漂亮或者有很大进步的学生表扬与奖励,激发学生的练字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牵起学生的小手,引领他们在习字的过程中专心细致,使学生的生命因汉字书写而变得更加灵动,更有诗性,更有魅力。
  此文为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度课题《写字教学与经典传承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KT-1909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林思岐.重规范抓基础养习惯一对部编教材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认识[J].小学语文,2019,(11):23-25.
  [2]范光丽.写字教学,从童蒙开启一浅析小学语:文低年段写字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40):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