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作者】 邓 亮

【机构】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教育产业融合信息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数学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将信息化的教学与高中数学融合,能够推进高中数学课堂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身处大数据、“互联网+”模式的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收到影响,不仅仅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时代福利,更是因为时代进步的脚步促进了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生活进行革新和创新的想法,最终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得以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高中数学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应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中间涉及教授给学生空间几何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在传授和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时都有些感到力不从心,而信息科技的加入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学科素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许多影响。
  1、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为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目前,各学校也积极顺应市场潮流,将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中,将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数学知识进行难度的转化,让学生更容易吸收。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的呈现,丰富教学内容,进行短时间内大量知识的输出,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散思维做到灵活运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信息设备,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利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助力高中信息课堂。
  2、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学习兴趣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学生本身的数学差异比较明显,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不良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高考成绩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也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十分被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需要做什么,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感觉学习很压抑,难以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2信息化教学设备课堂使用率低
  数学知识在高中学段的难度较大,是高中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的学科。运用信息化的设备进行教学,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有兴趣的学习知识,提升对知识的深层次了解,增加学生的探索欲望。然而,目前信息设备在教学的使用频率较低,不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上通常进行理论灌输和习题演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练习,不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设备进行知识点的传达。同时,教学设备通常只运用在老师备课阶段,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加以使用设备进行学习,抹杀高中生的主动性,造成学生对设备的应用程度不足,无法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进行设备的使用,让设备辅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3、信息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分析
  3.1应用微课讲解难点
  近年来,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迅猛发展,并在很多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科学有效应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确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学习重点,也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微课,将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细化,为学生提供更加简便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数学知识点进行细化,帮助学生在课余进行针对性强化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及时整合课程资源
  互联网+手段具有共享、实时、跨时空等特色,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高中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强调知识传授,造成了学生学习昏昏沉沉,效果不佳,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互联网+手段的使用,教师可以引入形象化的内容,弥补知识抽象性的不足,使得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探究中。
  3.3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团
  培养信息化的专业数学教师团队,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才储备。首先,学校可以开展信息技能讲座,邀请国内外信息技术人才,讲解各种设备的使用技巧,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明确日常的使用流程。其次,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信息培训,针对数学课程的特点,针对性地培训经常使用的教学设备,让教师能够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数学知识的课程准备,使知识点更加直观方便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语
  信息化深入高中教学课堂之中,是教学模式迎来的挑战和改革,伴随着科技的应用,将会为高中老师、高中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上严肃的、单向的,人工繁杂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互动的、动态的、语音的新式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许多束缚和限制,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支持,相信未来不久,现代信息科技和高中数学课堂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学生呈现更高效有质量的数学教学模式课堂。
  参考文献:
  [1]范建凤,王敏.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2-113+123.
  [2]熊燕.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20(7):12-14.
  [3]王丽婧.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0(06):87-89.
  [4]白发鹏.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