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森林保护与开发策略
【作者】 1.杨远涛 2.杨俊宜
【机构】 1.湖北省房县第二高级中学 2.湖北省房县城关镇天明小学
【正文】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是十堰市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市团城湖。水源区的森林保护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有水流向北京,还要保证流向北京永远是一江青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里的森林除了其他地方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山体是秦岭和大巴山脉的余脉,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茫茫森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沟壑纵横的地方,森林覆盖率高。同时这里因为有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其他资源短缺,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在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之前,当地老百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种植黄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黄姜生产加工污水横流,造成很大的污染 。像房县的椴木香菇,木耳全国驰名。完全是砍伐花栎树,在树上点菌才能长成香菇,木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这里严禁开荒种地,关闭大量黄姜加工厂。砍伐椴木生产香菇木耳作法被禁止,造成当地依靠森林资源生存的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这里成了国家级贫困县集中连片的地区。在当前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森林保护显得特别重要。是继续砍伐森林发展经济,还是保护森林,面对南水北调保护水源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森林既要认真保护好,又要让老百姓增收。既要让这里变成绿水青山,又要让这里变成金山银山,让当地的农民早日脱贫,走上小康之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 加强森林保护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森林的意识
自从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之后,我们十堰市各级政府对老百姓保护森林的教育非常重视,在湖北省十堰市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 爱绿护绿,保护环境”“ 绿树成荫,花香扑鼻”“人人为森林,森林为人人。”“要想富,房前屋后多栽树”“南水北调,调一江清水到北京。”“十堰千山绿,清水向北流。”“让十堰最清洁的水,流进祖国的心脏。”
组织当地百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的法律,让当地的群众依法保护森林。让保护森林的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各级学校专门编写保护森林的校本教材,向学生宣传保护森林的知识,真正做到保护森林从娃娃抓起。向群众发放各种保护森林的宣传材料,让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要保护森林,怎样保护森林。让保护森林的知识无处不在,无人不知。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要保护森林,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青山绿水。老百姓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植树造林。
二、 采取京津冀对口协作方式,让受水地区的各个省市对口帮助水源地的群众脱贫致富,让当地的百姓从管理和保护中森林中获益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天然气已经到达十堰市各个县,用天然气代替木材进行做饭。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现在当地的农民都认识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不再砍伐森林,自觉保护森林。
三、 大力植树造林,加强这里森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十堰市实施了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飞播造林、千里绿色长廊、重点区域绿化和绿色家园建设等重点工程,使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从1998年起,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通过严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森林资源得到保护,生态功能逐步增强。
现在各个村都配有森林保护员,协助当地的林业部门保护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例如建立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保护那里的原始森林。建设神农峡自然保护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保护着当地主要的森林不能砍伐和破坏。
四、 鼓励这里实行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如神农架发展原始森林旅游观光,神农架成为人与自然和协相处的典范。房县的野人谷野人洞,赛武当景区,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武当山等景区进行生态旅游。把容易造成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陡坡处种植生态林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山腰处种植经济林,重点发展核桃、板栗、茶叶、漆树、油茶、桑树等经济林,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林下种养和特色养殖业。像丹江口库区周边的山上大量种植柑橘,其他各县在低山地区大量种植核桃等果树。这里的农民在高大的乔木下面种植茶树药材等灌木植物。例如武当山周围大量种植茶树,开发出了闻名遐迩的武当道茶。其他的如竹山县的圣水茶场,房县的佛洞茶场,竹溪县的龙王垭荼场大量种植茶树规模都很大。十堰市以武当山为龙头的道家医药从古到今都非常著名,现在到处山上种植药材,这里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建成了规模很大的华中药谷。种植茶树和药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五、实行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房县小花菇和木耳是驰名的产品,需要砍伐花栎树进行制作(花栎树是一种皮非常厚,木质特别坚硬的一种珍贵的树种,但生长慢,只有这样的树才能长出当地特有的上乘香菇,木耳)。当地政府规定只能砍伐直径在十厘米以上的花栎树。秋季砍伐之后立即补种小树,并且采取表土覆盖等措施。强制规定四平方米只能砍一棵花栎树,这样选择性的砍伐,基本上不破坏当地环境,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利用植物的秸秆作原料,做成袋料香菇,充分利用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护森林不被破坏,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做到了生态利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既有绿水青山,又让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想只要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就能既保护了森林环境又发展了当地农村的经济,让当地的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一江清山永远送北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山体是秦岭和大巴山脉的余脉,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茫茫森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沟壑纵横的地方,森林覆盖率高。同时这里因为有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其他资源短缺,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在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之前,当地老百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种植黄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黄姜生产加工污水横流,造成很大的污染 。像房县的椴木香菇,木耳全国驰名。完全是砍伐花栎树,在树上点菌才能长成香菇,木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这里严禁开荒种地,关闭大量黄姜加工厂。砍伐椴木生产香菇木耳作法被禁止,造成当地依靠森林资源生存的农民的收入大幅下降,这里成了国家级贫困县集中连片的地区。在当前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森林保护显得特别重要。是继续砍伐森林发展经济,还是保护森林,面对南水北调保护水源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森林既要认真保护好,又要让老百姓增收。既要让这里变成绿水青山,又要让这里变成金山银山,让当地的农民早日脱贫,走上小康之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 加强森林保护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森林的意识
自从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之后,我们十堰市各级政府对老百姓保护森林的教育非常重视,在湖北省十堰市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 爱绿护绿,保护环境”“ 绿树成荫,花香扑鼻”“人人为森林,森林为人人。”“要想富,房前屋后多栽树”“南水北调,调一江清水到北京。”“十堰千山绿,清水向北流。”“让十堰最清洁的水,流进祖国的心脏。”
组织当地百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的法律,让当地的群众依法保护森林。让保护森林的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各级学校专门编写保护森林的校本教材,向学生宣传保护森林的知识,真正做到保护森林从娃娃抓起。向群众发放各种保护森林的宣传材料,让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要保护森林,怎样保护森林。让保护森林的知识无处不在,无人不知。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要保护森林,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青山绿水。老百姓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植树造林。
二、 采取京津冀对口协作方式,让受水地区的各个省市对口帮助水源地的群众脱贫致富,让当地的百姓从管理和保护中森林中获益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天然气已经到达十堰市各个县,用天然气代替木材进行做饭。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现在当地的农民都认识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不再砍伐森林,自觉保护森林。
三、 大力植树造林,加强这里森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十堰市实施了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飞播造林、千里绿色长廊、重点区域绿化和绿色家园建设等重点工程,使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从1998年起,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通过严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森林资源得到保护,生态功能逐步增强。
现在各个村都配有森林保护员,协助当地的林业部门保护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例如建立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保护那里的原始森林。建设神农峡自然保护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保护着当地主要的森林不能砍伐和破坏。
四、 鼓励这里实行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如神农架发展原始森林旅游观光,神农架成为人与自然和协相处的典范。房县的野人谷野人洞,赛武当景区,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武当山等景区进行生态旅游。把容易造成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陡坡处种植生态林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山腰处种植经济林,重点发展核桃、板栗、茶叶、漆树、油茶、桑树等经济林,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林下种养和特色养殖业。像丹江口库区周边的山上大量种植柑橘,其他各县在低山地区大量种植核桃等果树。这里的农民在高大的乔木下面种植茶树药材等灌木植物。例如武当山周围大量种植茶树,开发出了闻名遐迩的武当道茶。其他的如竹山县的圣水茶场,房县的佛洞茶场,竹溪县的龙王垭荼场大量种植茶树规模都很大。十堰市以武当山为龙头的道家医药从古到今都非常著名,现在到处山上种植药材,这里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建成了规模很大的华中药谷。种植茶树和药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五、实行选择性采伐与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房县小花菇和木耳是驰名的产品,需要砍伐花栎树进行制作(花栎树是一种皮非常厚,木质特别坚硬的一种珍贵的树种,但生长慢,只有这样的树才能长出当地特有的上乘香菇,木耳)。当地政府规定只能砍伐直径在十厘米以上的花栎树。秋季砍伐之后立即补种小树,并且采取表土覆盖等措施。强制规定四平方米只能砍一棵花栎树,这样选择性的砍伐,基本上不破坏当地环境,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利用植物的秸秆作原料,做成袋料香菇,充分利用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护森林不被破坏,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做到了生态利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既有绿水青山,又让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想只要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就能既保护了森林环境又发展了当地农村的经济,让当地的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一江清山永远送北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