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作者】 段晓梅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



【正文】  【摘 要】 新材料作文指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材料,让他们能多角度立意,有更大发挥的空间。新材料作文十分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较多的语言积累,才能更好地驾驭各种不同的写作角度,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作品。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新材料作文时,不少教师关注的重点是立意的角度,却忽略了语言和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只有指导学生强化语言表达,学会优化语言表达,写出的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课改在我国实行以后,过去高考中的命题类作文被材料作文所替代。而材料作文则与命题类作文的要求有所不同,命题类作文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求考生在一定情景下思考;而材料类作文范围就宽泛得多,学生需要根据所给出的材料,自己所选话题与角度,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抄袭和套作,只能原创写作。这样一来,就需要学生拥有思考能力与审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材料的中心。
  1、注重新材料作文的兴趣引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命题材料,学生自行分析思考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提升。面对新材料作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有的审题立意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机会,还可以设计问题,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审题并确定作文立意,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审题立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对审题立意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其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审题立意教学的趣味性,作文审题立意教学通常比较枯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和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全面深入地感受材料的思想内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命题材料,找到写作方向,还可以提升学生审题立意的兴趣。
  2、引用诗词,营造意境
  在优化新材料作文的语言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古诗词,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此外,使用一些格言能让文章变得更具说服力。这些方法都能让作品变得更有意境。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化用古诗词,避免让读者产生“掉书袋”的感觉。2016年高考作文主题是“话短话长”,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则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起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如有学生引用了“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句话,认为有的时候不说话反而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能让听者有时间思考,反而会有振聋发聩的效果。使用了诗词名句辅助论述,能让自己的表达更有说服力。该生在此文中还化用了其他古诗词中的句子,如提到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对方是权威,就不敢表述自己的想法,化用了《师说》中的句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话’之所存也”。这里巧妙地化用了原句,让表述更具震撼性。可见,适当运用古诗词和名人名言,的确能起到润色文章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运用诗词名言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所选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避免为了引用而引用;二是要注意词句的合理性,因为古诗词常常言简意赅,语言具有浓缩性,在引用的时候要去除掉和主旨无关的词句。
  3、对新材料进行联想与想象,提高审题立意的高度
  创新思维是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学生在分析材料时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思维和想法,而要积极创新和联想,从多个角度进行构思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审题立意,找到最佳的写作方向。在高中新材料作文中,很多材料本身没有太大意义,通常只是简单的故事或现象描述,但是材料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思想,这时就需要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材料中蕴含的道理与生活中的事件、现象相联系,然后以此为主题进行写作,可以确保审题立意的科学性。运用联想想象法进行审题立意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反复阅读材料全面了解材料所述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二是找到材料中蕴含哲理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三是联想和引申,将材料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确定写作立意和方向。例如,有一则材料:野兔十分狡猾,猎人平时很难逮到他们,但是到了下雪天就不一样了,这是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自己没留下脚印的路,但是如果它走过一遍发现是安全的以后,就一定还会再走这条路,这时猎人只需要在有野兔脚印的地方设下陷阱,一般都会捕获猎物。分析这则材料可以得出其中的道理:野兔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不敢探索新的路线,由此导致了悲惨的后果,这时可以通过联想联系生活中的事件或道理,如人的思想和眼光一成不变,不知变通和创新会造成严重后果等,学生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开展写作。
  4、激活体验,写出个性
  在指导学生写新材料作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激活体验,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入作品,展现独有的个性。2020年新高考I卷的作文题是“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有的学生写人们捐献的医疗物资一路上经历了什么,用以表现疫情让人们无法靠近,但在实际上心灵的距离并未疏远。教师鼓励学生修改作品,与其写自己不熟悉的内容,不如写一下切身感受,写一下在疫情期间,自己无法去学校上课,如何和同学、老师进行网络沟通。这样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他们有话可说,因此也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选择自己理解更深刻、有深切感触的切入点。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中,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基础和出发点,直接决定作文质量,因此教师要重视审题立意教学,根据材料类型的不同采取科学的审题立意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审题立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可以更好地抓取关键词句和追根溯源,把握好审题立意的角度和重点,通过结合材料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提高审题立意的深度和质量,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潜能,为学生写出高质量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颖.注重思维训练提升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作文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6):11-12.
  [2]卢凤豪.问题类材料作文的立意及构思[J].亚太教育,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