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作者】 周娟
【机构】 衡阳市珠晖区童星小学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语文中段阅读在小学语文中起到衔接的作用,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健康阅读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完善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的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完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不仅是促进小学生知识增长的重要方式,还是丰富小学生情感、思想和品德的重要手段。小学中段阅读不仅承担着对小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重任,还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词义和段意,促进小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合理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国家、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知识,还是培养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教育方式。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很多教师都是根据教学要求去设计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过大,小学生在这种教学目标下进行阅读学习,会感觉到吃力,导致小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步伐去进行阅读学习,从而导致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不高[1]。
(二)教学方式不合理
目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使用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没有结合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去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导致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不佳,影响了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同时,分数还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衡量小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小学生如何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对小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小学生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影响了小学语文中段阅读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根据自己的不足去进行学习,导致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效果不佳。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得过且过的态度,导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知识不能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出现,小学生不能从教师的阅读讲解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小学生自身的问题
小学中段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发育都不成熟,他们没有完整和正确的判断能力,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不能准确地对阅读内容进理解和判断。再加上小学中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在进行阅读学习时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了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二、改善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学生的学习程度等方面去进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变成为小学生讲解知识、传授技能的平台。首先,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要求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积极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整体情况,根据情况去与小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为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奠定基础。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讲座以及学习,不断对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行提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对小学生进行引导,深化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2]。
(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减轻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压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是低段阅读到高段阅读的过渡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帮助小学生学会中段阅读,不仅可以对以前的阅读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为以后阅读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设定小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不断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对小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了培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情景教学法也是被小学语文教师所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小学中段阅读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创建学习情景,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带领小学生去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集中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成绩。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爬天都峰》一课时,这一课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小学生都会深有体会,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创建情景,把文本中的内容用视频、图片、活动等进行展示,帮助小学生了解文本中的爸爸和“我”在爬天都峰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从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哪些内容,带领小学生去感受文本中所讲述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道理,教育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格。
(三)丰富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时,要对小学生讲解文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丰富阅读内容,增加阅读活动,使小学阅读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本文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教材为依据进行知识拓展,不断对小学生的阅读知识进行丰富,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优点和乐趣,调动小学生进行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小学生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识字、识词,还可以为小学生进行阅读段落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断鼓励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体验,为小学生阅读学习打好基础。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对课堂评价进行创新和优化,不仅要用语言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还要用动作、眼神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积极表现,使得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上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评价内容进行优化,针对小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发言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观察能力、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断发现小学生的优点,用优点去带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把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纳入评价范畴,相互评价是一个帮助小学生之间进行检验的一个方法,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自我改进和提高。自我评价是一个帮助小学生进行自我提高的方法,小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审视,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和改正,也对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去解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阅读学习情况去进行解决和处理,改善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现状,促进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符汉锋. 浅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2] 赵雪蕴.论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42+85.
[3] 郭兆军.浅析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