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作者】 张社艳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方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兴衰,因此,全球所有有影响的大国都极为重视教育,我国从建国一来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也为我国培养出了许多国之栋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下,小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不仅重视高中大学的素质教育,对于小学教育也同样关注。在全国进行小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育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小学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好奇心;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索;优质教育
教育问题,千年大计,这也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未来的学生的发展负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虽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教授学生简单的美术知识还要学会探究性学习,使得小学生在启蒙阶段得到最优质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早在几十年前,国际上就倡导素质教育,我国也不甘落后,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们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这就使得教育不仅要求学习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教育不能松懈对学生美术方面的教育。美术是一种艺术,对于美术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辨明是非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的探究性学习打开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学生在探究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苦中作乐,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可以大大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探究小学美术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思路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学生也不例外,对于美术的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专注。而教师们也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探索式教育。
(二)展示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的魅力具有独特的力量,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愿望。大文豪大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比起灌输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美术的学习中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纵观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教学实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鱼儿游泳》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奇形怪状的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品画来散发出美术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探索能力,只要同学们对美术教学有了极大的关注度,美术教学的高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感知愿望
小学美术教育是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应当全面的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简单,过于深奥的问题不易于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因此只有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才能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探究式学习顺利进行。
三、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思路
(一)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力和诱导力巨大,特别是一个美术教师,语言的技巧,举动的规范,传神的眼睛,轻轻的点头,学生们都会铭记于心的,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得学生获得探索性的学习,教师对于课堂的要精心的设计,让学生更好的得到成长。例如同样是在讲授鱼儿游泳这一课程中,可以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由被动变得主动,谜语可以设计为“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通过这一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然后用画笔画出来。这种谜语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力。
(二)贯彻学生为主,提高动手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现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绘画能力,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加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教育的比重。小学生天性活潑好动,所以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只有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养成动手能力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增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协调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健康的发展。
(三)教师应当诱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所以在学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班级的标志》这一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标志的设计中去,每个学生都设计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标志,然后可以通过投票的形式让学生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成为整个班级的标志。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使得小学生之间变得更加团结。
总结
小学美术的探究式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措施,但是,毋容置疑,探究式学习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是一个热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重点培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才,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临海市巾山小学 林文彪,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创造思维[N],美术报,2001年
[2] 志丹县双河乡中心小学 蔡永娥,浅谈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N],延安日报,2011年
[3] 张雪莲,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 好奇心;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索;优质教育
教育问题,千年大计,这也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未来的学生的发展负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虽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要教授学生简单的美术知识还要学会探究性学习,使得小学生在启蒙阶段得到最优质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早在几十年前,国际上就倡导素质教育,我国也不甘落后,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们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这就使得教育不仅要求学习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小学教育不能松懈对学生美术方面的教育。美术是一种艺术,对于美术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辨明是非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的探究性学习打开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学生在探究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苦中作乐,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可以大大提升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探究小学美术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思路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学生也不例外,对于美术的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专注。而教师们也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探索式教育。
(二)展示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的魅力具有独特的力量,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愿望。大文豪大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比起灌输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美术的学习中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纵观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教学实例。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鱼儿游泳》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奇形怪状的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品画来散发出美术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探索能力,只要同学们对美术教学有了极大的关注度,美术教学的高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感知愿望
小学美术教育是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应当全面的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简单,过于深奥的问题不易于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因此只有在学习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才能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探究式学习顺利进行。
三、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思路
(一)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力和诱导力巨大,特别是一个美术教师,语言的技巧,举动的规范,传神的眼睛,轻轻的点头,学生们都会铭记于心的,因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得学生获得探索性的学习,教师对于课堂的要精心的设计,让学生更好的得到成长。例如同样是在讲授鱼儿游泳这一课程中,可以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由被动变得主动,谜语可以设计为“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通过这一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然后用画笔画出来。这种谜语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脑能力。
(二)贯彻学生为主,提高动手能力
中国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现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绘画能力,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加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教育的比重。小学生天性活潑好动,所以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只有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养成动手能力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增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协调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健康的发展。
(三)教师应当诱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所以在学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班级的标志》这一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标志的设计中去,每个学生都设计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标志,然后可以通过投票的形式让学生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成为整个班级的标志。在这堂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使得小学生之间变得更加团结。
总结
小学美术的探究式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措施,但是,毋容置疑,探究式学习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是一个热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当重点培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才,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临海市巾山小学 林文彪,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发展学生创造思维[N],美术报,2001年
[2] 志丹县双河乡中心小学 蔡永娥,浅谈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N],延安日报,2011年
[3] 张雪莲,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