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作者】 田文艳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城关小学



【正文】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今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作业方案的有效设计,如何通过改革作业内容与形式来促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换位思考,把握时间
  很多老师预估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会高于学生实际完成的时间。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日常积累、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整理等额外的时间,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实践证明:作业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间越长越好,但你超过了一个拐点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因为他体力跟不上了,学习效率很低,第二天听课也不专心了。
  二、面向差异,分层布置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学困生受不了,难度小的好生吃不饱。量多对好生如鱼得水,一挥而就,对差生便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如抄写生字,目的是为了写好生字,会听写、默写,对于能写好、会听写、默写的学生,可以免抄。而对于记忆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可抄到能默写为止,而不必强调以遍数为标准,而应强调将字写好,写端正,写美观,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另外,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的孩子不会进行错题整理,我们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布置的一些作业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反对绝对的固定的答案。其实越开放的题目,就越能够激发孩子探索精神。
  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以前,我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抄就是背。结果,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现在,我认为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于是,我在布置作业时,精心设计,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变换着布置写、贴、画、剪、演、摄影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看、听、触、摸、嗅、想象等多种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
  我还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来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例如,可以将作业分成几个不同深度:最高层次的作业的灵活性最强,侧重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中间层可以相较要求稍低一些;最底层可以让学生做基本的知识巩固练习,然后延伸的课题可以选作,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还可以辅助学生设计自选式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找到学习的最佳练习,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拘束于课本,能够寻找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自己设置作业,自己亲力亲为地完成,学生会有热情参与的期望,不再将作业作为负担。
  四、走出课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困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我有目的地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亲爱的妈妈或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社区里老人过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的增多,很多孩子表示失去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因此,布置一些孩子们喜欢的事情作为课后作业。如:听音乐、跑步、骑自行车、下棋、画画、玩“飞花令”等,才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了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了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注意优化多样,精心设计,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