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作者】 杨 婷

【机构】 广西靖西市第六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重点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培养学生能力提升上,教师需要构筑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而部分小学生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在进入中高年级后,无法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内容,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基于此,本文论述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阅读部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是将文章的主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相关的技巧,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然而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进行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误区,教师应及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明确课堂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教师应适当做出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从旁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由阅读,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丰富阅读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为在语文阅读中能够拓展课外知识,不能仅仅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教师也可以选择课外阅读内容,但教师在进行阅读内容选择时,需要寻找符合现阶段学生阅读水平的内容,并且内容要有一定的内涵和趣味性,文章中也需要有部分学生能够进行积累的词汇和句式,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师需要从网络、课外图书等诸多渠道收集有趣味性的文章,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阅读。
  三、构建阅读体系
  构建阅读体系是语文读写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能够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才能够在阅读中明确文章主要内容、在写作时能够厘清文章脉络。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将语文阅读内容进行拆分理解,将文章拆分成段落,再将段落拆分成句子,最后将句子拆分成词组,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如:六年级上册《丁香结》这一课,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概括,1-3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开放态势、气味、形状、颜色;4-5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古人眼中的丁香花和作者的思绪;6段为第三部分,以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教师应在分段的基础上,再对课文进行细化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构建阅读体系。
  四、创设相关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相关能力,需要创设相关环境。部分教师只注重课堂内容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情况等,忽略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没有合适的情境,学生在学习中就缺乏了真实的情感体验环境,无法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停留在知识层面,无法加深其理解。因此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思维,使学生融入文章情感环境中是极其重要的。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草原》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草原的景色美,可以给学生展示草原的图片;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可以播放相关音乐或诗朗诵,加深学生的体悟。
  五、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
  为了进行相关教学调整,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及时采取一些信息化技术手段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也能够帮教师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与学生之间互动,从而构建生态化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六、增加教学互动
  教师需要在语文读写课堂中增加教学互动,在进行师生互动时,教师可以趁机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性格等诸多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把握程度,从而使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更有针对性。如:在讲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此时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怎么做?”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师生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使用创设相关情境、增加教学互动、丰富读写内容等方法,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使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杨子.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1(24):157.
  [2]胡永俊.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