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措施的探索
【作者】 兰 冰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
【正文】 【摘 要】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对此,结合我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借此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切实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 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高措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促成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重健康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
1、研究对象:针对全校高-高二高三年级共1428名学生。
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数据分析法以及访谈等对成都市西北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2019-2021两学年。
二、2019-2020年度体质检测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各年级检测项目设置和检测数据情况汇总:
(二)数据分析:
1、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不合格率较高,提示我校学生呈现肥胖趋势,肺活量的检测数据显示存在学生不清楚检测方法和流程的可能;
2、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数据显示不合格率较高,在这两个项目上我们应该加大课堂锻炼力度也可以适当安排家庭作业提高教学成绩;
3、引体向上项目在全市、全区都是一个困难项目,我们还是只有通过多增加课堂练习来提高合格率。
(三)主客观原因分析:
1、重视不足:一是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体质检测上报工作重视不足,理解不透彻;二是学校、体育组对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性宣讲不够,指导不够,未引起班主任对体测工作的重视,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
2、在实际教学和检测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掰科现象这也应该在教学在引起足够重视,教学做好有针对性练习提高;
3、从各年级数据情况来看,高一年级优生率和及格率较好,而高三年级优生率几乎为零及格率也较低,这需要参与高三体育教学的教师想办法,动脑筋解决学生学业时间和健康锻炼时间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2020-2021年度学校提升措施及检测结果分析:
(一)提升措施:
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形成运动习惯,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心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转变家长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们广大的家长心目中长期存在着文化学习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他们大多数认为在学校只要搞好文化成绩就行了,对于体育成绩漠不关心,更不要说体质健康水平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必须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如何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对学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向家长讲明“健康第一”的道理。同时,也可在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学校把家长请来做一些亲子项目的运动做好大手拉小手。
3、抓住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探究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体育课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运用模块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结合好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的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出合理的体育教材、内容以及灵活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留给学生必要的自我设计时间,把严密的课堂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体育兴趣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结合起来。
4、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在学校应利用和推广好阳光体育运动,借助习近平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体育强国”精神要求,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首先,要落实相关文件,召开阳光体育运动主题班会,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出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好学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处理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其次,体育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会观看欣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体育观赏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再次,精心组织运动项目,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会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完善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严格把测试报告书作为学生成长记录,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测试报告书都进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学校定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和测试结果。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以便我们的工作做得落实有效。同时对体优生要进行表彰和榜样树立,进行积极正确的正向引导。
(二)提升结果:
2020-2021学年度体质检测提升效果
四、结论:
经两学年学生体质检测数据对比,2020-2021学年度学生体质状况有明显好转,体质检测数据,在实施了提升措施后,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数据都有明显提高。享受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加分的学生共计103人,其中206人通过加分实现了体测优秀等级。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检测成绩是可以通过教学积极干预获得提升的,准确的掌握学情和使用正确的手段、措施是提升中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向性。同时要充分积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力量,让学生、家长明确开设体育课,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了解学生体质健康及检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其积极的配合参与到体育教学和锻炼中来。体育教师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从锻炼习惯的培养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养成学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通过体育课堂教学逐渐扭转青少年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切实实现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总目标。
【关键词】 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高措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促成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重健康的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
1、研究对象:针对全校高-高二高三年级共1428名学生。
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数据分析法以及访谈等对成都市西北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2019-2021两学年。
二、2019-2020年度体质检测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各年级检测项目设置和检测数据情况汇总:
(二)数据分析:
1、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不合格率较高,提示我校学生呈现肥胖趋势,肺活量的检测数据显示存在学生不清楚检测方法和流程的可能;
2、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数据显示不合格率较高,在这两个项目上我们应该加大课堂锻炼力度也可以适当安排家庭作业提高教学成绩;
3、引体向上项目在全市、全区都是一个困难项目,我们还是只有通过多增加课堂练习来提高合格率。
(三)主客观原因分析:
1、重视不足:一是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体质检测上报工作重视不足,理解不透彻;二是学校、体育组对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性宣讲不够,指导不够,未引起班主任对体测工作的重视,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
2、在实际教学和检测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掰科现象这也应该在教学在引起足够重视,教学做好有针对性练习提高;
3、从各年级数据情况来看,高一年级优生率和及格率较好,而高三年级优生率几乎为零及格率也较低,这需要参与高三体育教学的教师想办法,动脑筋解决学生学业时间和健康锻炼时间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2020-2021年度学校提升措施及检测结果分析:
(一)提升措施:
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形成运动习惯,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心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转变家长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们广大的家长心目中长期存在着文化学习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他们大多数认为在学校只要搞好文化成绩就行了,对于体育成绩漠不关心,更不要说体质健康水平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必须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如何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对学和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向家长讲明“健康第一”的道理。同时,也可在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学校把家长请来做一些亲子项目的运动做好大手拉小手。
3、抓住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探究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体育课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运用模块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结合好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的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出合理的体育教材、内容以及灵活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留给学生必要的自我设计时间,把严密的课堂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体育兴趣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结合起来。
4、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在学校应利用和推广好阳光体育运动,借助习近平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体育强国”精神要求,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首先,要落实相关文件,召开阳光体育运动主题班会,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出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好学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处理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关系。其次,体育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学会观看欣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体育观赏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再次,精心组织运动项目,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会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完善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严格把测试报告书作为学生成长记录,中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测试报告书都进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学校定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和测试结果。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以便我们的工作做得落实有效。同时对体优生要进行表彰和榜样树立,进行积极正确的正向引导。
(二)提升结果:
2020-2021学年度体质检测提升效果
四、结论:
经两学年学生体质检测数据对比,2020-2021学年度学生体质状况有明显好转,体质检测数据,在实施了提升措施后,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数据都有明显提高。享受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加分的学生共计103人,其中206人通过加分实现了体测优秀等级。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检测成绩是可以通过教学积极干预获得提升的,准确的掌握学情和使用正确的手段、措施是提升中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向性。同时要充分积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力量,让学生、家长明确开设体育课,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了解学生体质健康及检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其积极的配合参与到体育教学和锻炼中来。体育教师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从锻炼习惯的培养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养成学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通过体育课堂教学逐渐扭转青少年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切实实现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