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李相富

【机构】 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五庄小学



【正文】  【摘 要】 数学虽来源于生活,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却不密切,甚至已经有些与生活脱节。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推进生活化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数学的内涵,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 生活化;小学数学;实践课堂;素养提升

  人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基于生活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来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是数学书上的知识,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元素,丰富学生数学知识体验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充分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善于捕捉数学信息,让同学们明白在日常生活到处都有数学的痕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进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如在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课时的教学当中,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和运用所学的圆、比例、排列组合等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准备三辆自行车(一辆儿童自行车、一辆变速自行车、一辆普通自行车),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同学们讲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比如我们今天所学的自行车里面就要很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学生一起来探索自行车里的数学吧!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向同学们引入这节课的教学主题,然后将准备好的三辆自行车放到教室中,然后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三辆自行车的速度和内在结构的关系进行设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通过这节课,教师在无形之中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通过实物展示,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之的理解程度。
  二、积极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之后再设计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观察和体验数学的思想,能够让同学们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课堂中,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学会钟表上数字的含义和时针、分针、秒针,初步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关于时间的课件,然后当时多准备几个钟表,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教师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对钟表进行探究和分析,然后教师再在多媒体上播放钟表的图片,教师带领同学们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然后再让同学们认识时间。当同学们对时间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仿,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个关于时间小故事(如马来西亚前总统马哈蒂尔珍惜时间的故事),让同学们通过猜丁克的方式,按照从赢到输的排位来挑选角色,当同学们选择角色之后,开始进行情境模仿。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又能够通过情景模仿让同学们学习名人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观念,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印象。
  三、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体验
  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深化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对教师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如教师可以展开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这节课的就是重点是让学生在观察、探索中发现间每棵树之间间隔距离的规律,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中的规律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外面的树林中去观察大树之间的种植规律,去探索大树为什么这样种植,然后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来探索每棵树之间的间隔距离,将探索出来的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根据同学们汇报的数据进行总结,如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植树的问题,又发现了植树的规律,又能够用运用数学知识中的规律来解决植树的问题,是非常值得表扬的。教师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规律,又能够运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四、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游戏,从而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各方面的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完全。因此就是可以设计出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比如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能力。如五年级上册《掷一掷》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同学们说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如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结合情境,运用所学来探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教师可以向同学们举一个可能事件的例子,让同学们进行探索,之后教师将可能性的概念带入到回答当中,让学生掌握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摸彩球”游戏,教师将准备好的彩球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纸箱里(彩球分别是蓝色彩球7个、紫色彩球7个、粉色彩球5个、红色彩球3个),教师让学生从纸箱子里面随机摸出一个球,让其他同学猜测这位同学摸出哪个颜色彩球的几率最大,在本子上列出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教师让学生通过亲自才做,将彩球进行比较,经过自己的验证,最后将得出的结论汇报给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让同学们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去听课、学习,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和解决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探索生活中随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在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在数学中的生活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更要以新颖、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化的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的课堂当中,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思想,又能够让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教师要积极探索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周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究[J].读写算,2022(19):144-146.
  [2]黄雅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