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研究
【作者】 华逢艳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牛膀子小学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指出: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少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面临的问题。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逻辑思维极强,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极其重要。“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精选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再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造实际的学习情景、组织有趣的游戏等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数学的欲望,在课堂体验中通过观察、讨论、反思和分享,逐渐对所学知识形成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在学生方面具体表现为“体验学习”,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特点下,将新知识吸收、重组及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充分体现体验学习,需要在课堂中充分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一、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设计流程
1.创设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重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具体体现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等等。总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背景,通过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2.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独立思考。数学体验式教学注重过程和探究能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需要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和讲授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讨论,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习数学,在相互讨论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正确的数学观点,进一步巩固所要学习的知识,增强体验。
3.拓展课堂
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注重体验,我们在数学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可以将课堂教学拓展到室外,甚至校外,例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可以放在周末,学生陪同家长去购买生活用品,统计物品数量及单价,计算总价等,这样可以让学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
4.作业布置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及生活实际,布置具体的实践作业,通过实践作业引领学生将其体验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几点建议
1. 改变教学观念
乡村小学老师外出培训少,加上年龄结构老年化,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一问一答占主体,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追求分数,采用“题海战术”。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的理解停留于“解题、做题、考试”等活动上。没有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缺乏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体验。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体验式教学情境体现乡村生活特性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大,在教师、学生、心理环境、物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要求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选择乡村小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生活情景、创建适合乡村小学生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注重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在数学教育中要突出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乡村现实实际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简要地再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学生经过这一过程获得的数学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也重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活动,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
4.结合乡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体验
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恰当的现实生活情境再现引出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乡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有乡村朴素纯真的自然气息,他们情感真诚,朴素,同时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比较少,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学,数学课堂环节里,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用心观察、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乡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爱好等。从而创设恰当的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
5.联系乡村生活实际设计体验性实践作业
体验性实践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体验过程,将体验式教学延伸到课外,形成体验式学习。体验式作业主要有写数学故事、小调查、动手操作性等作业形式。
(1)写数学故事
大部分乡村家长没空或没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乡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很重要。数学故事适合乡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数学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2)小调查实践作业
例如:在“小数的加减法”学习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美味的周日晚餐》,要求为家人做一顿晚餐,并调查你家周日的晚餐:用餐人数多少?做了几道菜够吃?购买每道菜的原材料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备注:晚餐要荤素搭配,杜绝浪费)
《年、月、日》教学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调查一年里的特殊节日,以及家人的生日、特殊纪念日等,在日历上标注出来。
《数字编码》教学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上数字编码?
(3)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例如:教学《几分之一》后设计课后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回家后和人家平均分享一个食物,可以分水果,可以分蛋糕、面包或者饼干等等,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
教学《认识周长》后设计课后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①剪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量一量,并算一算他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②剪一个长 16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算一算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比一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③剪一个长 7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总之,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乡村的现实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善于利用身边资源,结合乡村实际和乡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恰当地进行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体验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命价值。
此文系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研究论文
一、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设计流程
1.创设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重视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具体体现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等等。总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背景,通过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2.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独立思考。数学体验式教学注重过程和探究能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需要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和讲授的内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讨论,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习数学,在相互讨论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正确的数学观点,进一步巩固所要学习的知识,增强体验。
3.拓展课堂
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注重体验,我们在数学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可以将课堂教学拓展到室外,甚至校外,例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可以放在周末,学生陪同家长去购买生活用品,统计物品数量及单价,计算总价等,这样可以让学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
4.作业布置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及生活实际,布置具体的实践作业,通过实践作业引领学生将其体验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几点建议
1. 改变教学观念
乡村小学老师外出培训少,加上年龄结构老年化,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一问一答占主体,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追求分数,采用“题海战术”。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的理解停留于“解题、做题、考试”等活动上。没有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缺乏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体验。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体验式教学情境体现乡村生活特性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差异大,在教师、学生、心理环境、物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要求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选择乡村小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生活情景、创建适合乡村小学生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注重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在数学教育中要突出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乡村现实实际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简要地再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学生经过这一过程获得的数学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也重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活动,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
4.结合乡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体验
课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恰当的现实生活情境再现引出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乡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有乡村朴素纯真的自然气息,他们情感真诚,朴素,同时他们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比较少,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学,数学课堂环节里,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用心观察、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乡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爱好等。从而创设恰当的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
5.联系乡村生活实际设计体验性实践作业
体验性实践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体验过程,将体验式教学延伸到课外,形成体验式学习。体验式作业主要有写数学故事、小调查、动手操作性等作业形式。
(1)写数学故事
大部分乡村家长没空或没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乡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很重要。数学故事适合乡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数学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2)小调查实践作业
例如:在“小数的加减法”学习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美味的周日晚餐》,要求为家人做一顿晚餐,并调查你家周日的晚餐:用餐人数多少?做了几道菜够吃?购买每道菜的原材料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备注:晚餐要荤素搭配,杜绝浪费)
《年、月、日》教学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调查一年里的特殊节日,以及家人的生日、特殊纪念日等,在日历上标注出来。
《数字编码》教学后,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上数字编码?
(3)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例如:教学《几分之一》后设计课后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回家后和人家平均分享一个食物,可以分水果,可以分蛋糕、面包或者饼干等等,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
教学《认识周长》后设计课后动手操作性实践作业:
①剪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量一量,并算一算他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②剪一个长 16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算一算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比一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③剪一个长 7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总之,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乡村的现实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善于利用身边资源,结合乡村实际和乡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恰当地进行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体验数学教学过程的生命价值。
此文系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乡村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