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具体应用研究
【作者】 索南仁青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初中阶段受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限制,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常很难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初中物理教学需要以教育改革为基准点,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实物的学习增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学习质量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物理的探究意愿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基于此,本文对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情况实施探究。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实际应用
初中是学生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影响,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较为浓厚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学生也能够正确认识到物理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学习水平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物理教学。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结合建构主义角度进行分析,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对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融入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对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大有裨益。初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教学知识,对于物质的性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粒子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学生生活的生活较为贴近[1]。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物理现象,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学习意愿增长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此时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够被充分激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也能够因此提升。
二、生活资源的运用,丰富物理实验内容
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育案例,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具价值的物理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为学生创设物理实验,建立起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掌握物理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未来成长发展。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演示实验较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实验物品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演示,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素养培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3]。将生活中的物品应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对学生好奇心激发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也能够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常见物品进行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水浮力影响的相关艺术,学生通过研究和观察能够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如果牙膏皮中没有空气,那么此时牙膏皮的体积较小,而浮力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出现下沉的现象。若将牙膏皮中灌满空气,此时牙膏皮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牙膏皮可以在水面上漂浮[4]。实际上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传统的错误思维,此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意识能够得到良好培养,后续物理知识教学展开也会相对容易,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从物理实验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进行手动操作,能够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因此得到提升,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入地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需要从物理学科的实际特征出发,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相关的教学素材,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物理知识的传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展开学习,对于生活经验迁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春玲. 试论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52-53.
[2] 肖泽利. 家庭物理小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应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5):347.
[3] 詹美端.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读与写,2021,18(25):205.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实际应用
初中是学生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影响,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较为浓厚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学生也能够正确认识到物理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学习水平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物理教学。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结合建构主义角度进行分析,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对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融入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对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大有裨益。初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教学知识,对于物质的性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粒子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学生生活的生活较为贴近[1]。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物理现象,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学习意愿增长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此时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能够被充分激发,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也能够因此提升。
二、生活资源的运用,丰富物理实验内容
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育案例,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具价值的物理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为学生创设物理实验,建立起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掌握物理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未来成长发展。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演示实验较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实验物品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演示,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素养培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3]。将生活中的物品应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对学生好奇心激发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也能够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常见物品进行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水浮力影响的相关艺术,学生通过研究和观察能够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识。如果牙膏皮中没有空气,那么此时牙膏皮的体积较小,而浮力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出现下沉的现象。若将牙膏皮中灌满空气,此时牙膏皮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牙膏皮可以在水面上漂浮[4]。实际上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传统的错误思维,此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意识能够得到良好培养,后续物理知识教学展开也会相对容易,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从物理实验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进行手动操作,能够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因此得到提升,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入地对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需要从物理学科的实际特征出发,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相关的教学素材,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物理知识的传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展开学习,对于生活经验迁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蒋春玲. 试论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1):52-53.
[2] 肖泽利. 家庭物理小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应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5):347.
[3] 詹美端.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读与写,2021,18(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