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转化数学“差生”
【作者】 吕培亮
【机构】 四川省沐川县永福学校
【正文】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数学教学也与日俱增,不断创新与发展,随之也带来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数学“差生”的转化。所谓的数学“差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水平较低,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在实行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下面我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亲身实践,谈谈如何防止数学“差生”的方法和策略。
一、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
一支军队要打胜仗,就必须有好的纪律做后盾,同样一个班要有好的班风和学风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如果一个班班风和学风越差,往往数学“差生”越多。因此,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前提。
如何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呢?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正所谓“身正为范”;第二、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第三、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多注意学生的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第四、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反映情况;第五、注意了解学生家庭学习环境,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二、全面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保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转变观念,要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来,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数学“差生”更需要尊重和爱护;第二、全面关心学生,在平时多了解学生,贴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第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
三、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重点,数学是人类建构的产物。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便是典型建构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师应该坚持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动起来;其次,及时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学知识;再次,尽可能地把新知识进行系统加工,从而更能让学生接受。最后,重视章节复习小结,弄清所学知识的线索和结构,并及时训练检测。
四、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对于数学“差生”他们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因此,需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比较难把握,这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难点。具体方法为:
第一、学生分层法:把班内学生分成三个等级,然后以相邻前后两旁四人一组,为便于学生互助,这四人应是好、中、差搭配。
第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教学目标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五、树立成功榜样,创设成功机会
数学“差生”与其它学生相比,他们大都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太相信自己会成功,缺乏成功的体验,因此缺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此可采用下述方法,这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关键:第一、树立成功榜样。当数学“差生”看到与自己相当的同学成功时,就会增加自我效能感,因此把原来基础较差而进步较大的学生作为数学“差生”的示范者,要求他们观察、讨论这些学生是怎样取得进步的,这样对数学“差生”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第二、创设成功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数学“差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要求,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让他们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信心。
六、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数学“差生”更需要学法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根本。第一、指导学生制订数学学习计划;第二、指导学生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第三、强调数学“差生”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第四、适当时机运用自学指导法进行教学,对不同学习环节中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如何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对于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培养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大家联起手来,共同探讨,使数学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
一支军队要打胜仗,就必须有好的纪律做后盾,同样一个班要有好的班风和学风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如果一个班班风和学风越差,往往数学“差生”越多。因此,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前提。
如何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呢?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正所谓“身正为范”;第二、严格要求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第三、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多注意学生的上课情况和作业情况;第四、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反映情况;第五、注意了解学生家庭学习环境,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二、全面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保证。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转变观念,要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来,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数学“差生”更需要尊重和爱护;第二、全面关心学生,在平时多了解学生,贴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第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
三、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重点,数学是人类建构的产物。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便是典型建构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师应该坚持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动起来;其次,及时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学知识;再次,尽可能地把新知识进行系统加工,从而更能让学生接受。最后,重视章节复习小结,弄清所学知识的线索和结构,并及时训练检测。
四、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对于数学“差生”他们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因此,需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比较难把握,这是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的难点。具体方法为:
第一、学生分层法:把班内学生分成三个等级,然后以相邻前后两旁四人一组,为便于学生互助,这四人应是好、中、差搭配。
第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教学目标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五、树立成功榜样,创设成功机会
数学“差生”与其它学生相比,他们大都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太相信自己会成功,缺乏成功的体验,因此缺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此可采用下述方法,这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关键:第一、树立成功榜样。当数学“差生”看到与自己相当的同学成功时,就会增加自我效能感,因此把原来基础较差而进步较大的学生作为数学“差生”的示范者,要求他们观察、讨论这些学生是怎样取得进步的,这样对数学“差生”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第二、创设成功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数学“差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要求,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让他们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他们的信心。
六、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数学“差生”更需要学法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根本。第一、指导学生制订数学学习计划;第二、指导学生如何上好每堂数学课;第三、强调数学“差生”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第四、适当时机运用自学指导法进行教学,对不同学习环节中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如何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对于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培养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大家联起手来,共同探讨,使数学教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