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藏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作者】 呷玛写直

【机构】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初中藏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藏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藏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仅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 初中藏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作文教学是藏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一项语文知识。而写作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那么藏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的次次灵感捕捉,给予鼓励,提高写作信心,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作文是爱恨交织,心中有千言万语,下笔却只言片语。鉴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初中藏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浅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体现。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在藏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社会阅历,故对写作普遍存在畏惧感,感觉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甚至下笔千里,离题万里。要么写的作文条理不清,词不达意,要么本来丰富有趣的素材或寓意深刻的题目,提笔写完后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更有甚者,原本一望无垠的碧绿苍茫的草原,经自己笔下描写后变成了枯萎、毫无生气的老槐树。
  三、初中藏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去写,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初中学生的作文心理,对症下药,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进自己的写作教学方法。
  (二)重视藏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生活处处皆文章,可以给学生一则热点新闻,让他们写一、二百字的点评;给他们一个故事,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给他们一位名人、明星或偶像,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给他们一个画面,让他们配上一段说明;给他们一段歌词,让他们品评鉴赏。生活中有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写,将各种短小的情景积累起来就可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会从中不断得到生活材料的积累、思维的历练、情感的触发、灵感的萌动,从而达到信手拈来、随心成文的境界。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写作素材,即使学生掌握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到头来写出的文章也只是虚有其表、徒有形式。为此,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悬念,因为我们永远都无法预测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也正因如此,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它能够为写作带来丰富的案例,也能让文章更具真情实感。因此初中藏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下笔如有神。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随笔写作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坚持下时刻进发写作灵感,消除写作恐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亲情”主题的写作内容时,首先向学生讲一个关于自己的生活案例:“我的妈妈已经年迈,我照顾她的次数越来越多,头上的白发已经开始自己掉落,但是她依旧会把最好吃的糖留给我。”根据这段话,学生也很容易回忆自己父母在生活中的状态,会思考父母现在的年龄,会回忆父母的头发状态,也会怀念小时候的糖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形成书面语。生活是带给学生无限感受的主要途径,在写作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为写作提供无限灵感
  (四)合理挖掘利用藏语文教材中的素材
  1.在藏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名家名篇,其中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而在这些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篇章中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为我们所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教材中的这些宝贵资源,而要把这些资源都积累起来,以便为我们的写作服务。
  2、挖掘藏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写是一种综合体现语言运用要求的语言训练形式。教师精选出一些结构整齐完整并且语言优美有文采的优秀作文,或者是开头结尾非常好的作文。先读,让学生赏析、评品,说(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5页)出作文的优缺点,取其长处,摒弃缺点,进行仿写。或者仿结构、或者仿开头结尾、或者仿精彩片段,加上自己的经历和文化底蕴,修改加工,最后成文。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
  (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2、培养口头作文能力,以说促写并用,其即教学生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总之,提高藏族地区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是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写作教学方法。写作教学之路极为漫长,“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持之以恒,做教育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不懈地去探索作文教学方法,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2]《浅谈语文写作教学》
  [3]《中文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