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抓德育教育,促自我成长
【作者】 何群升
【机构】 湖北省房县东城小学
【正文】 “立德树人”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会学生做事,首先要教会他们做人”是社会对老师的期望。肩负着责任与期望的我,是如何落实德育教育的呢?我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用一言一行去感染孩子,让德育教育伴着学生的成长。
一、日常教学,渗透德育因素
对学生的品德的培养是渗透式的,它融入我的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把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观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达到知识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目的。我在教学六年级有关“职业名称”这一课时,课前我了解了孩子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班中大部分学生都想当商人,当“有钱人”。所以我课前收集了较多的“邮递员,工人,飞行员,警察”等职业的照片及事迹,课中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即学习英语单词,又得到了“职业没有好坏之分”的概念,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五年级有关于山川河流的教学任务。我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鼓励孩子们收集我国的名山大川及河流的照片。学生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接受热爱祖国的教育。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结合教材,分析编者的意图进行教学,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
二、关爱学生,塑造美好心灵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我们班有一个叫做王铭洋的孩子。他聪明,有个性,上课不爱发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我有一段时间对他束手无策,一直找不到针对他的好方法。偶然的一个机会,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我中午在学习就餐,把炸鸡腿分享给他,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这项活动使得我与他之间有爱心的交流,他慢慢的开始喜欢我也喜欢这门课,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现在的成绩一直在90分以上。同时,在我的带动下,班中的孩子都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同学之间关系融洽。
三、家校合作,携手助力成长
2020年春天,由于疫情原因,我有机会走进了100多个家庭,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一个缩影。父母素质较高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优秀;父母比较忙碌的,孩子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父母不关注教育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经常顶嘴……。家访结束之后,我把家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确定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对症下药。家校携手,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让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活泼,让老师和家长不再对立,让德育教育顺利进行。
四、致力教研,用业绩书写德育故事
教师的阵地是讲台,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展。所以我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教学中,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在教研上下功夫。课题研究,各级公开课,送教下乡,培训讲座……,只要是有教研的地方,都有我忙碌的身影。
有付出就有收获,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对我非常满意。“教学相长”是对我的最好的诠释。我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老师。德育教育的灵魂是“爱”,爱学生,爱家长,爱同事,爱工作……。用爱去包容他人,用爱去感化孩子,用爱去完善自我,用爱去提升能力。这是我的教学感悟,也是我的课堂德育教学指南。
一、日常教学,渗透德育因素
对学生的品德的培养是渗透式的,它融入我的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把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观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达到知识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目的。我在教学六年级有关“职业名称”这一课时,课前我了解了孩子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班中大部分学生都想当商人,当“有钱人”。所以我课前收集了较多的“邮递员,工人,飞行员,警察”等职业的照片及事迹,课中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即学习英语单词,又得到了“职业没有好坏之分”的概念,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五年级有关于山川河流的教学任务。我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鼓励孩子们收集我国的名山大川及河流的照片。学生们在收集的过程中接受热爱祖国的教育。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结合教材,分析编者的意图进行教学,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
二、关爱学生,塑造美好心灵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我们班有一个叫做王铭洋的孩子。他聪明,有个性,上课不爱发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我有一段时间对他束手无策,一直找不到针对他的好方法。偶然的一个机会,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我中午在学习就餐,把炸鸡腿分享给他,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这项活动使得我与他之间有爱心的交流,他慢慢的开始喜欢我也喜欢这门课,上课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现在的成绩一直在90分以上。同时,在我的带动下,班中的孩子都养成了分享的习惯,同学之间关系融洽。
三、家校合作,携手助力成长
2020年春天,由于疫情原因,我有机会走进了100多个家庭,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一个缩影。父母素质较高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优秀;父母比较忙碌的,孩子经常不能完成作业;父母不关注教育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经常顶嘴……。家访结束之后,我把家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确定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对症下药。家校携手,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让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活泼,让老师和家长不再对立,让德育教育顺利进行。
四、致力教研,用业绩书写德育故事
教师的阵地是讲台,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展。所以我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教学中,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在教研上下功夫。课题研究,各级公开课,送教下乡,培训讲座……,只要是有教研的地方,都有我忙碌的身影。
有付出就有收获,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对我非常满意。“教学相长”是对我的最好的诠释。我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老师。德育教育的灵魂是“爱”,爱学生,爱家长,爱同事,爱工作……。用爱去包容他人,用爱去感化孩子,用爱去完善自我,用爱去提升能力。这是我的教学感悟,也是我的课堂德育教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