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作者】 黄海霞
【机构】 广西那坡县百合乡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学习阶段,作业是帮助学生们巩固数学课堂所学知识的最佳办法。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而写作业是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十分的重要部分。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与原来数学作业的设计有所不同。所以,当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以新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改变来灵活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中作业设计的原则,并根据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希望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引言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认识到,作业不是课堂教学遗留下来的附属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多多关注学生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巧妙地设计学生们的课后作业不仅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基本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作业的设计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考察,缺乏趣味。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做法都会比较幼稚,非常感性化。如果作业中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考察而缺乏趣味,学生们有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第二,作业设计的单一、枯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限定于书面作业,这种模式虽然利于老师的批改,却容易使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僵硬,不能够灵活思考、解决问题,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数学素养。第三,作业设计缺乏与生活的联系。知识源于实践,小学数学作业也不例外,应该延伸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将数学作业设计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四,作业设计没有注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现在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千篇一律,都缺乏层次感。过于统一化的作业无法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并完成,这样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作业,但是对树立学生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并没有帮助。
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老师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当讲究适当的方法,将重点突出在数学的实践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性,使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被数学的魅力感染,从而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第一,从趣味化入手,展开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其他作业设计有所不同,老师们在设计作业之前需要将学生们的客观特性加入考虑范围之内,了解、掌握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动态,根据他们的变化随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学人员应该从这点出发,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以及思维模式入手,让枯燥单一的数学作业变得生动起来,增添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改变学生们对数学作业的看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从生活化入手,开展作业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生们能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作业,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到知识,从而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们可以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一次购物找零的行为,这种特殊作业的设计可以在培养学生们独立行动能力的同时,体验到学习加减法的乐趣,进而巩固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有在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当中,对于千克、克和吨这一章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创新的布置一些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回家之后在家里做一些糕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材料进行准备,先让学生将两个鸡蛋倒入大碗中,同时倒入一百毫升的牛奶当中,然后再称50克了白砂糖,再取两百克的面粉,充分地将这些材料搅拌在一起,然后放在烤箱中烤。通过具体的进行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重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当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激烈的讨论,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充分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充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当中,同时能够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家庭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当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时,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作业设计也可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第三,突破多个方面的限制进行创新,开展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过程当中,数学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性对家庭作业进行创新。同时,适当地布置一些口头的数学作业,在寒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各种形式的数学题目,甚至是一些超市当中的数字,进而逐渐地研究这些数字当中的关系。同时,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努力的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设计一些富有新意的数学题目,这样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爱画画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设计一些绘画式的家庭作业,不断地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学上,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融入绘画教学当中。例如,学生在学移、旋转以及对称这些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对这些家庭作业进行创新和设计,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进而有效地结合这些平移、旋转以及对称的数学知识,设计出一些美丽的图案,充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数学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从多样化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过程当中,书面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布置全面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地、终身地发展和提高,教师就需要对家庭作业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不仅如此,有效地对家庭作业进行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作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亲子间的关系,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同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不断地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不仅如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要适度地布置家庭作业,对于没有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也不宜严厉地批评,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进而降低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心情和兴趣。使得他们进一步怀着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完成书的家庭作业,仅仅通过应付教书的检查,虽然保证了数学学习的数量,但是学习的质量却并不是很好,这样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也有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纠正学生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问题,甚至会增加学生对作业数学教师的反感,严重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作业、检查作业得到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从而更加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检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彻底掌握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碧泉,李小利.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1):53-53.
[2]刘妍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9):118.
[3]杨雪飞.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5):167-167.
[4]刘晓春.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难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9):85.
[5]施建国.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考试周刊,2018(85):83.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引言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都认识到,作业不是课堂教学遗留下来的附属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多多关注学生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巧妙地设计学生们的课后作业不仅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基本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作业的设计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考察,缺乏趣味。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做法都会比较幼稚,非常感性化。如果作业中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考察而缺乏趣味,学生们有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第二,作业设计的单一、枯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限定于书面作业,这种模式虽然利于老师的批改,却容易使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僵硬,不能够灵活思考、解决问题,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数学素养。第三,作业设计缺乏与生活的联系。知识源于实践,小学数学作业也不例外,应该延伸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将数学作业设计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四,作业设计没有注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现在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千篇一律,都缺乏层次感。过于统一化的作业无法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并完成,这样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作业,但是对树立学生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并没有帮助。
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老师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当讲究适当的方法,将重点突出在数学的实践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性,使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被数学的魅力感染,从而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第一,从趣味化入手,展开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其他作业设计有所不同,老师们在设计作业之前需要将学生们的客观特性加入考虑范围之内,了解、掌握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动态,根据他们的变化随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学人员应该从这点出发,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以及思维模式入手,让枯燥单一的数学作业变得生动起来,增添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改变学生们对数学作业的看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从生活化入手,开展作业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生们能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作业,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到知识,从而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们可以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一次购物找零的行为,这种特殊作业的设计可以在培养学生们独立行动能力的同时,体验到学习加减法的乐趣,进而巩固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有在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当中,对于千克、克和吨这一章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创新的布置一些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回家之后在家里做一些糕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材料进行准备,先让学生将两个鸡蛋倒入大碗中,同时倒入一百毫升的牛奶当中,然后再称50克了白砂糖,再取两百克的面粉,充分地将这些材料搅拌在一起,然后放在烤箱中烤。通过具体的进行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重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当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激烈的讨论,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充分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充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当中,同时能够高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家庭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当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时,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作业设计也可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第三,突破多个方面的限制进行创新,开展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过程当中,数学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性对家庭作业进行创新。同时,适当地布置一些口头的数学作业,在寒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各种形式的数学题目,甚至是一些超市当中的数字,进而逐渐地研究这些数字当中的关系。同时,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努力的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设计一些富有新意的数学题目,这样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爱画画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设计一些绘画式的家庭作业,不断地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有效地运用数学上,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融入绘画教学当中。例如,学生在学移、旋转以及对称这些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对这些家庭作业进行创新和设计,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进而有效地结合这些平移、旋转以及对称的数学知识,设计出一些美丽的图案,充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数学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从多样化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过程当中,书面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布置全面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地、终身地发展和提高,教师就需要对家庭作业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不仅如此,有效地对家庭作业进行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作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亲子间的关系,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同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不断地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不仅如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要适度地布置家庭作业,对于没有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也不宜严厉地批评,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进而降低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心情和兴趣。使得他们进一步怀着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完成书的家庭作业,仅仅通过应付教书的检查,虽然保证了数学学习的数量,但是学习的质量却并不是很好,这样也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也有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纠正学生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问题,甚至会增加学生对作业数学教师的反感,严重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作业设计,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作业、检查作业得到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从而更加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检查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彻底掌握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碧泉,李小利.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1):53-53.
[2]刘妍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9):118.
[3]杨雪飞.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5):167-167.
[4]刘晓春.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难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9):85.
[5]施建国.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考试周刊,2018(8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