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自制酸碱指示剂及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学为例

【作者】 程 达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正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活源于化学,而化学又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日常生活中,在凉拌卷心菜时,添加了食醋后,紫包菜变红了。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联想到现学的化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活动增加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指示剂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体会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为后续学习酸和碱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实验在化学酸碱盐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酸和碱有一定的认识,比如青苹果是酸的,家庭食用醋是酸的等,同时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中,利用了氨水可使酚酞变红的性质。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利用紫色石蕊作为指示剂进行实验。这使得学生对指示剂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得到比较直观的实验结论,但是归纳实验方法及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比较薄弱。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灵活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类,认识酸和碱这两类物质分别具有通性;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设计简单实验鉴别酸和碱,培养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思考的精神,并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严谨科学态度,形成责任担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以及探究的原理,能用酸碱指示剂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用自制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判断所得的汁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
  五、学习活动设计




































  六、板书设计
  探究实验: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
  实验目的:
  1.掌握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
  1.捣烂;2.过滤;3.观察;4.试验。
  实验现象:
  制取的部分植物汁液遇酸性和碱性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实验结论:
  常见的植物汁液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教学,再用实验探究结果来解释现象的教学课。它启发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感知化学,再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完成实验,自己思考、摸索化学实验的有趣和奥妙,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天宫课堂的有效衔接,让知识与科学态度完美融合,恰到好处地树立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