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卓越家长 助力家庭教育
【作者】 何 荣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正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爱孩子,是本能是天性。教育孩子却是学问,更是艺术。从教二十几年,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的特点都或多或少折射出一个家庭的教育素养。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出合格、卓越的家长,从而助力家庭教育,这个任务首先就落在了学校和教师身上。
一、专家引领,卓越理念武装家长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来自家长的吐槽:“我家娃子,长这么大连双袜子都不会洗”,“有啥需要尽量满足,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却还说我不关心他,不爱他,怎么么才算爱他?”,“教育她有空多看书,不要玩手机,他却顶嘴说我都玩手机没资格教育他”,“只要他学习好,成绩好。他做什么我都支持”,“xx同学家里还不如我们,可人家成绩却比我们家的好”……唯成绩论,爱即满足,形式教育,相互攀比,弱化劳动……。这些无不反映出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与偏差。本着专家引领,卓越理念武装家长的初衷。每学期我校都会举行卓越家长培训会。学校通过培训会形式,邀请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指导家长,教育要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家长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到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教育孩子不能利用家长权威主观安排和强迫,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要以身示范,不能简单说教。家长之于孩子是引领、引导而不是捆绑和裹挟。
指导家长,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品格,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创新思维,不要以各种理由为借口,限制孩子参与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玩”。引导孩子把玩与学结合起来,指导他们如何玩出新意,如何在玩中学知识,长技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
指导家长,教育要关注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唯成绩论。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及知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健康的心理是支撑我们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跟孩子平等对话,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正面引导,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早干预,避免岀现心理问题;知识丰富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更深,更好的感知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帮助。
二、言传身教,卓越教育意识提升家长
“成长是顺其自然的事,我们那会儿,父母忙的很,谁管我们?我们不也长的好好的吗?”,“娃现在还小,有些事不用教,等长大自然都会了”……家长的眼里“长大”永远是最好的教育,成长就要“顺其自然”。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月的假期,孩子们都“变了”。满地的垃圾,满教室的喧哗声,课堂上东倒西歪的坐姿,学习中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开学始的入学教育,学期中的跟踪教育,学期末的总结与安全教育家长会,以及家长进校园的开放日活动等,以此来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有机会走进学校,近距离接触孩子,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教师的语言教育意识,行为教育意识,也能参与解决一些班级矛盾,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如何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以及事情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并在解决问题后反思得失,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已的言行潜移默化教育孩子,以及会根据问题选用适当方法教育,避免教育的随性、随意和无效。
三、家校互联,卓越教育方法指导家长
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做课外访万家活动。这是我们获取孩子家庭教育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走进家庭指导家长教育的重要举措。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学习不上心,但却特别在意成绩,眀明是自已做的不够好,但却听不得老师的半点批评意见,做错事,家长批评了总是要死要活的,最终都是家长妥胁,不了了之。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一直是被宠着长大的,围绕她的都是肯定的声音。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关注过程只注重结果。肯定孩子的方式就是物质奖励。教育孩子的方式要么是轻描淡写的提醒,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向家长展示了该生的成长记录卡(上面记录着孩子入学以来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与人交往,参加活动等一些重要事情)分析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指导家长要慢慢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做的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并能说岀具体的肯定点,不能流于形式,敷衍。对于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要直面问题,有理有据,弱化问题,重解决策略和方法,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持之一恒地坚持实施;指导家长要静下来,坐下来,真正的去关心关注孩子,关注孩子心理,生理变化,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学习动态,不要把关心挂在嘴边,停在表面,要落到实处,比如:放下手机陪孩子学习,抽出时间陪孩子放松,放下面子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俯下身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指导家长教育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已要先做到。
四、反思总结,卓越教育经验启迪家长
“孩子做作业,我看书,最好的教育莫过陪伴”,“考试成绩下来,娃看到我就开始流泪,我啥也不问,抱着自己的丫头,拍拍她说,“尽力就好,没事”。有一种教育叫理解”,“班上要搞六一节目,娃接了个艰巨的任务,帮班上排节目,看着他焦头烂额毫无头绪,我提醒,要不要先理一下,我们先干啥?再干啥?不一会娃拟好了计划,找音乐,选演员……原以为他会搞不定,结果意外惊喜。教育是相信,并放手”……生活中的点滴方法,一旦形成文字便是经验,每次学校活动中的家长典型发言我都会放到群里供家长学习,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我也会写下来供家长讨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反思教育行为,总结教育方法。
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老师的骄傲,培养出卓越的家长却是我们这个职业的骄傲,教育孩子,培养家长,我们永远在路上。
一、专家引领,卓越理念武装家长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来自家长的吐槽:“我家娃子,长这么大连双袜子都不会洗”,“有啥需要尽量满足,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却还说我不关心他,不爱他,怎么么才算爱他?”,“教育她有空多看书,不要玩手机,他却顶嘴说我都玩手机没资格教育他”,“只要他学习好,成绩好。他做什么我都支持”,“xx同学家里还不如我们,可人家成绩却比我们家的好”……唯成绩论,爱即满足,形式教育,相互攀比,弱化劳动……。这些无不反映出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与偏差。本着专家引领,卓越理念武装家长的初衷。每学期我校都会举行卓越家长培训会。学校通过培训会形式,邀请教育专家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指导家长,教育要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家长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到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得到尊重。教育孩子不能利用家长权威主观安排和强迫,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要以身示范,不能简单说教。家长之于孩子是引领、引导而不是捆绑和裹挟。
指导家长,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与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品格,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创新思维,不要以各种理由为借口,限制孩子参与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玩”。引导孩子把玩与学结合起来,指导他们如何玩出新意,如何在玩中学知识,长技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
指导家长,教育要关注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唯成绩论。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及知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成长,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健康的心理是支撑我们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跟孩子平等对话,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正面引导,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早干预,避免岀现心理问题;知识丰富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更深,更好的感知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帮助。
二、言传身教,卓越教育意识提升家长
“成长是顺其自然的事,我们那会儿,父母忙的很,谁管我们?我们不也长的好好的吗?”,“娃现在还小,有些事不用教,等长大自然都会了”……家长的眼里“长大”永远是最好的教育,成长就要“顺其自然”。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月的假期,孩子们都“变了”。满地的垃圾,满教室的喧哗声,课堂上东倒西歪的坐姿,学习中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开学始的入学教育,学期中的跟踪教育,学期末的总结与安全教育家长会,以及家长进校园的开放日活动等,以此来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有机会走进学校,近距离接触孩子,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教师的语言教育意识,行为教育意识,也能参与解决一些班级矛盾,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如何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以及事情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并在解决问题后反思得失,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已的言行潜移默化教育孩子,以及会根据问题选用适当方法教育,避免教育的随性、随意和无效。
三、家校互联,卓越教育方法指导家长
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做课外访万家活动。这是我们获取孩子家庭教育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走进家庭指导家长教育的重要举措。工作中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学习不上心,但却特别在意成绩,眀明是自已做的不够好,但却听不得老师的半点批评意见,做错事,家长批评了总是要死要活的,最终都是家长妥胁,不了了之。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一直是被宠着长大的,围绕她的都是肯定的声音。对于孩子的学习不关注过程只注重结果。肯定孩子的方式就是物质奖励。教育孩子的方式要么是轻描淡写的提醒,要么就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向家长展示了该生的成长记录卡(上面记录着孩子入学以来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与人交往,参加活动等一些重要事情)分析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指导家长要慢慢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做的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并能说岀具体的肯定点,不能流于形式,敷衍。对于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要直面问题,有理有据,弱化问题,重解决策略和方法,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持之一恒地坚持实施;指导家长要静下来,坐下来,真正的去关心关注孩子,关注孩子心理,生理变化,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学习动态,不要把关心挂在嘴边,停在表面,要落到实处,比如:放下手机陪孩子学习,抽出时间陪孩子放松,放下面子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俯下身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指导家长教育要以身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已要先做到。
四、反思总结,卓越教育经验启迪家长
“孩子做作业,我看书,最好的教育莫过陪伴”,“考试成绩下来,娃看到我就开始流泪,我啥也不问,抱着自己的丫头,拍拍她说,“尽力就好,没事”。有一种教育叫理解”,“班上要搞六一节目,娃接了个艰巨的任务,帮班上排节目,看着他焦头烂额毫无头绪,我提醒,要不要先理一下,我们先干啥?再干啥?不一会娃拟好了计划,找音乐,选演员……原以为他会搞不定,结果意外惊喜。教育是相信,并放手”……生活中的点滴方法,一旦形成文字便是经验,每次学校活动中的家长典型发言我都会放到群里供家长学习,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我也会写下来供家长讨论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反思教育行为,总结教育方法。
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老师的骄傲,培养出卓越的家长却是我们这个职业的骄傲,教育孩子,培养家长,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