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马佳力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作文的学习也是重要一部分。小学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重难点,就如何引导学生写作,老师会感到很吃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得出,作文教学在低年级展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他们搜集优美的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等,做好储备工作,才能在后期的写作中增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提升作文的质量,减少流水账文章的出现,使作文有一定的内涵。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对于生活的看法,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更加贴近于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案必须进行改革,力求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孩子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想办法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喜爱观察,乐于写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谈话,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使劲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拔赢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时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二、创设生活情景,暗度陈仓将作文引入其中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转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外甥女,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大家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劲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彩色盒纸、橡皮、多功能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一些。比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以及用途等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来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地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一会儿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而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口头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一篇《我喜爱的学习用品》便轻松地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头。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词汇的积累。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久,词汇量就慢慢上来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到了高年级,可以另外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定期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格言警句,还可以定时组织学生在课前展示并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优美词句。另外,成语接龙的游戏也非常适合高年级来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氛围中比较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平时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练笔,而且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每天选上一两件写下来,对自身的情绪是一种梳理,对健康成长也是一种沉淀。
四、及时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教会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互改等,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增加了写作内容的阅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修改没有达到“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这个作文训练要求的作文,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能力。教师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修改,让每个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恰如其分的作文评讲,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讲评是指导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当中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方式。其用意在于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班级中优秀的作文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同学在作文讲评当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我们将会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习作教学思维,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平时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注重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对于生活的看法,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更加贴近于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案必须进行改革,力求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孩子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想办法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喜爱观察,乐于写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谈话,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使劲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拔赢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时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二、创设生活情景,暗度陈仓将作文引入其中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转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外甥女,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大家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劲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彩色盒纸、橡皮、多功能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一些。比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以及用途等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来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地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一会儿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而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口头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一篇《我喜爱的学习用品》便轻松地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头。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词汇的积累。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久,词汇量就慢慢上来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到了高年级,可以另外增加课外的词汇积累,如:定期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格言警句,还可以定时组织学生在课前展示并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优美词句。另外,成语接龙的游戏也非常适合高年级来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成语接龙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竞争的氛围中比较快速地增加词汇的积累。平时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练笔,而且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每天选上一两件写下来,对自身的情绪是一种梳理,对健康成长也是一种沉淀。
四、及时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教会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互改等,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增加了写作内容的阅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修改没有达到“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这个作文训练要求的作文,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能力。教师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修改,让每个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恰如其分的作文评讲,有效提高习作能力
讲评是指导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当中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方式。其用意在于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班级中优秀的作文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同学在作文讲评当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我们将会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习作教学思维,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平时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注重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