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研究

【作者】 闫 桥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启迪中学



【正文】  【摘 要】 由于数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等级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当然,为了学生可以更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配合,也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教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将数学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本文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代数知识和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渗透,并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问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形结合思想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渗透,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价值
  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地呈现出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数形结合思想还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来提升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和意义,教师要注重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加强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对抽象概念进行有效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讲解,然后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对有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讲解。通过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对有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有效探究,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使数学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和解决,从而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注重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三角形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三角形内角这一知识点进行分析,例如每个三角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呢?它们的内角和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使学生在对相关问题知识进行理解的同时能够使自身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教师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将三角形内角这一知识点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对相关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形成正确认知。
  (三)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载体,引导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几何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内容进行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学习这一章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来实现对相似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函数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函数模型转化为图形来进行分析,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函数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对函数图像进行展示,并通过动态视频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理解,通过向学生提供数形结合方面知识方面的题目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知识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二)注重对数形结合思想方面方法和技巧的渗透
  教师可以通过图形辅助问题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圆和圆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圆”这一课时的教学,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注重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运用方面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来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知识应用方面问题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案例分析法来加强学生对相关问题知识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方面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知识内容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向学生提供这些案例分析法时,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方面更有兴趣。以下面一题为例:
  题目1:如下图2,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与y2=m/x(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B(1,-6)两点,则不等式kx+b>m/x的解集为(  )
  A.x>-2       B.-2<x<0或x>1 
  C.x>1      D.x<-2或0<x<1






图2 题目1两个函数的交点图
  对于题目1来说,如果没有两个函数的图像对不等式求解集,那么则需要先将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A和B带入函数关系式,求解出k、x与m这三个待定系数,进而对不等式kx+b>m/x求解集,但如果知道图像的话,只需要看两个关系式的图,看y1>y2的图象在交点左侧还是右侧即可判定出不等式的解集。由此可见,数形结合在数学中无处不在,利用好数形结合可以使难题变得简单,是步骤繁琐的题变得一目了然。
  三、总结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数形结合方面知识的应用,从而实现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注重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苏刚泉.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艺术,2020(12):66-67.
  [2]高爱红.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2):37-38,62.
  [3]缪玉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研究[J].新智慧,2019(18):6.
  [4]黄朱健.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