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丁美莉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小学学科教育中,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学科教师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这将对促进小学生未来的个人成长和学习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开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积极创造机会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小学英语课堂德育内容渗透的路径。
  【关键词】 问题;原则;策略

  小学德育一直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提出后,所有小学都在积极实施德育。起初,道德教育是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来教授的,这种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优化,德育内容的渗透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对此,教育部门开始倡导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提供一个全面的道德培养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需要积极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更具创新性和有效性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英语课堂中。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方式单一
  与以往德育内容的渗透方法相比,现阶段英语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时不再停留在说教层面,但方法的使用仍然相对简单。同时,由于教师更珍惜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他们更倾向于在准备阶段简单地接管德育内容。这样,德育内容的渗透路径相对单一。从长远来看,它使小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感到厌倦,甚至对心理产生抵触,这不利于他们独立吸收道德教育内容,并对阻碍思想道德内容的渗透起到一定作用。在这方面,英语教师需要丰富德育内容的渗透路径,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丰富地体现德育内容。
  (二)教学中德育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小学英语中渗透德育内容的问题之一是德育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紧密联系。在一些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原则过于模糊,学生无法进行教学,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些原则没有被打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导致他们对德育内容产生负面印象。虽然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但他们可以表达一些不可理解的内容,导致德育内容未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德育内容,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想营养,导致素质教育无法进一步实施。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适量渗透,保持长期性原则
  小学生思想简单,是接受各种信息的初级阶段,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持之以恒,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小学英语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这也决定了道德教育的长期持久渗透。
  (二)适当渗透,保持辅助性原则
  将德育渗透到英语课程中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但在渗透过程中应保持英语课程的主体性,并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渗透德育内容。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做好把控,充分发挥德育的辅助作用,避免过多地替代英语知识的教学,影响小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策略分析
  (一)以长期性原则为基础,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要在英语课程中实施德育,教师还应注重教材内容,以教材为载体渗透德育内容。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教材的内容,并提炼出能够渗透德育的内容。同时,教师需要把这项工作内容作为今后备课的任务之一,引导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
  (二)以细无声原则为导向,在英语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而是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使英语内容更加丰富。基于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英语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课堂延伸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提高。与此同时,环境保护行动也已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并反映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在植树节到来时抓住学校组织的植树节活动,让英语知识渗透到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并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提高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用英语对话问学生感觉如何。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How do you feel?此时,学生将给出积极的答案,并告诉老师他们非常愿意参加此类活动。老师还可以询问学生树的颜色和其他简单的内容,以便为学生创造用英语回答的机会。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可以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与他们讨论树木和自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验自然的美,在悄无声息中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以实效性原则为保证,开展游戏教学渗透德育
  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展示他们的真实自我。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表现,引导他们的行为。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构建游戏教学法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参与英语知识的学习。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单词,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玩“猜词”。在这个游戏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可以以前后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一个学生猜测单词,另一个学生描述单词。在游戏过程中,所有学生都需要尽可能保持英语交流。例如,如果单词是Sandwich,描述它的学生应该让猜单词的学生说Sandwicch。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在这样的游戏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但当学生很难猜出单词时,他们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相互指责或嘲笑。同时,老师需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认可。这样,在适时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英语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要有道德,成为“以德育人”的典范,让学生在道德教育的渗透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姜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浸润[J].清风,2012.
  [2]张梅.聚焦德育渗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J].新课程,2010.
  [3]纪超.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