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三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情境设计有效性的探析

【作者】 楼晓佳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园区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入,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实践。但从实际教学状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运用教学情境不够恰当,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笔者通过对小学英语三年级词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情境设计策略,真正培养学生能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 词汇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地对话、阅读和写作。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入,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实践。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能够在平时的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实际教学状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运用教学方法不够恰当,教学脱离现实,违背了教学为语言的实际运营服务的目的,出现了“因为情境设计情境”的现象,学生跟着教师团团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三年级词汇教学中,教师没有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情境创设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因此,笔者通过对小学英语三年级词汇教学中情境设计的有效性讨论,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冲动,让学生在在有效的情境中学习、运用、领悟,真正培养学生能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二、情境设计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整体性,偏离主线
  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缺少整体意识和单元意识。词汇教学作为单元教学的一部分,应该与单元其他课时目标紧密相关,而单元设计目标与其他单元设计目标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词汇教学情境设计中,应该关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单单为了本节词汇课设置单独的、没有联系的情境。        
  而从一节词汇课来说,一些教师也容易忽视环节与环节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个别教师甚至为了教不同的单词创设了许多单一而零散的情境,甚至一个单词一个情境,每个情境之间彼此孤立毫无联系。比如在三上Unit6 Happy birthday 词汇教学中,教师为了教学one,two,three,four,five五个单词,分别创设了数鸭子,数鲜花,数动物,数书本,数人数等情境。学生刚从这个情境进入就要在另外一个情境中学习另外一个单词,云里雾里,记忆单词没有规律可循。
  (二)缺少趣味性,效率低下
  三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俱不成熟,记忆在学习中偏好直观的事物,较多依赖外形、颜色、声音和感觉等进行思维,而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抽象的单词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情境设计没有新意,学生主动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就不会高,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分散。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呵护他们稚嫩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平时充分给予考虑和重视的。
  (三)脱离实际,情境失真
  一些教师创设情境时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造成情境的虚假,语言的基础训练和真实表达失效。学生在虚假的情境中,并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以三下Unit2 My family 词汇教学课为例,本课的教学词汇是grandmother,grandfather,brother ,sister,句型是:This is……笔者在这节课的拓展环节中,以灰太狼,小丸子,Mike和图图的家庭为例,请学生选择一个家庭角色扮演,学生兴趣很足,基本能根据教师的给的提示和框架表达内容。但是到了第二课时的Free talk 时,笔者学生介绍自己的同学时,部分学生不知所措。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虚假的人物偏移学生实际生活太远,一旦脱离PPT和框架,学生未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就达不到语用效果。如果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中操练,知识的运用就会更有现实意义。
  (四)流于形式,实效性差
  1.追求形式,忽略重点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在情境设计中过多的把注意力引向形式化的东西,使学生失去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关注度。如笔者曾经在设计三上Unit2 Colours词汇教学时,放置了许多关于颜色事物的精美图片,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展示的情境图,有的还小声窃窃私语,并没有时间来思考内容。还有些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情境,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购买道具,而三年级的学生马上被这些新颖的事物所吸引,而忽略了词汇本身的思考与理解。
  2.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不少教师情境创设形式单一,不同的课堂采取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情境,学生久而久之就大概能摸索出教师上课的套路,更不用谈兴趣了。如一些教师无论上哪一单元的词汇课都喜欢用课本中现成的情境。这些情境合理利用起来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课课如此,哪有新意可言?还一些教师每次上课总喜欢给学生欣赏图片或者歌曲,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觉得乏味。总之,在词汇教学中,同一情境的反复使用或者过度呈现,即使情境创设再完美无缺,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思维也会进入迟钝状态。
  (五)层次紊乱,思路不清
  教师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果词汇教学不在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就不能够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愉悦感。一些年轻教师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过程没有条理,教学层次紊乱,学生也可能在糊涂的状态下学习,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
  而且每个班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一些教师往往用同一种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造成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跟不上节奏,久而久之,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
  三、基于情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真正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语言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自由交流,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三年级词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要把握几个原则。
  (一)整体性
  词汇教学设计的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与单元课时之间保持整体统一。在同一的主题下,一节课的词汇教学也要围绕同一条主线展开。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中要对教材解读到位,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板块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情境。
  1.解读单元整体教材内容
  教师在创设每堂课的教学情境时要有单元整体意识,要结合整个单元的主题,设计连贯性的教学,这样就能够强化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和巩固。无论从教学新授,知识练习还是知识巩固,拓展练习等,整个单元的教学因自成一体,围绕着相同的话题逐步开展教与学。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定位课时学习目标
  在整体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词汇课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完整的。由于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较多的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转换。所以,在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要有连贯性。教师不能因为学习几个单词,几个句型而创设与教学目标毫无联系的情境。如果一节课创设多个没有联系的情境,学生就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网,所学知识也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更不用说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真实性和交际性
  设计的情境应该是基于生活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过的,而不是为了某一内容说空话或者假话。同时,词汇的应用价值集应体现在学生学习后能在实际生活运用上。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境、贴切的语言实践情境。
  1.源于生活,乐于生活
  教师设计的情境应该是源于日常生活的,符合生活实际的,这样可以激活学生背景知识,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有话可说。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人、事、物,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而不是被迫接受。
  因此,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素材内容和学生最想知道的话题出发去寻找和发现有助于课堂情境教学的元素:包括学生本人及其家人、学校、兴趣、爱好,学生喜欢的动物、植物、玩具、学习用品,所穿的服装,喜欢去的地方等。
  2.设置语言交际活动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语句章篇,实现交际功能上。因此,在教学词汇时,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应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话语中感知新词,让学生畅快地表达交流,体验词汇学习的交际性。
  例如,在三下Unit2 My family的词汇教学时,要想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可以事先让学生去准备家庭合照,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家庭合照,用所学的内容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个过程让学生体验了词汇运用和语言表达。
  (三)兴趣性
  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喜乐爱动。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
  1. 实物的运用
  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实物是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学生往往在第一时间牢牢地记在心中,同时实现了教学中意义先行的特点。例如学习三下Unit5 Do you like pears?词汇教学时,教学的是水果类的单词apple,pear,orange,banana,教学的句型是“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 ”。在本课中,笔者设置了一起去超市购买水果的情境,教师事先准备好了这几样水果,给学生们创设了较为真实的购物情境。同时笔者请一位学生来扮演营业员,请另外两名学生拿着购物篮进行购物,让他们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活动中,学生们分别运用所学句型上台向这位营业员购买自己想买的水果,营业员在学生们说正确的情况下,将真实的水果交到购买的学生。因此这节课的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更有许多没上台的学生不断举手想加入真实的购物情境之中。但是要注意一点,实物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若是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只是为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儿歌和游戏的运用
  三年级的小学生喜玩好动,适当的儿歌和游戏对于情境的创设起着积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一定量的儿歌材料,修订版PEP小学英语中每单元有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紧密相关,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在欣赏美妙动听歌曲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听唱中高效识记词汇。同样,适时地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常情况下,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分钟左右,但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设计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
  3.多媒体的运用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色彩鲜艳和生动的图片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师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也最具有实效性。将多媒体中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引入词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视觉效果受到冲击,再加上文字、声音等,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动物类、水果类、食物类时,教师把图片融入活动中,最直观明了,操作性强。
  4.表演的运用
  三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乐于进入角色,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设置情境表演。学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体验不同角色的乐趣。例如,在三下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词汇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新生交流会”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表演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乐在其中,这些国家词汇就牢记在心了。
  (四)层次性
  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体现由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由概念性知识到运用性知识逐层递进的特点。不仅要注意在教学步骤上由简入难,还要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
  从教学环节上讲,一节课的学习,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学习中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审时度势,尊重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避免设计的情境偏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在三上Unit5 Let’s eat这课教学时,笔者设置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家庭用餐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分配上,让层次高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层次中等的学生担任一般的角色,层次较薄弱的可以让他们说一两句台词。虽然角色不同,但每个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参与了学习过程,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依托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接近于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巧妙地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体验,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西南大学,2021。
  [2]恽慧,《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22。
  [3]曹怡婷,《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教育研究,2019。
  [4]胡雯雯,《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文教资料,2022。
  [5]王婧婧,《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