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周梅安

【机构】 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中学



【正文】  【摘 要】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的多重教育功能,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不可缺的重要位置,而新的课程教材改革也正迎合了这一点,大大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生物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必要性;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纵观全球经济,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知识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取得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知识创新是以人才作为载体,所以国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前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之中,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加多样的需求,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可以应对社会变革的人才。为了能够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目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创新的兴趣就等于有了创新的动力。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想出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巧妙设计上课导语,可谓“小导语大课堂大学问”,多设疑多激发多引导。可充分运用学校实验室资源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装和创新,由验证实验到探究实验,先简后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不断体验创新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多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生物科技,展示生物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等资料,激发思考;教师要从自身教学的各方面进行创新带动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对于不同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利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生活中的体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节中,教师可开设“实验课”,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计算微生物的数量:“让学生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加盖盖玻片,同时取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并用滴管在盖玻片边际处滴0.1ml菌液,让学生观察菌液的渗入情况,接着让学生使用10×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依次求得10×镜下计算区的总菌数、每毫升菌液中的含菌数值。”通过这个生物实验,学生既会增添探究“生物”的兴趣,也会提高自身创新学习意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磨炼创新意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就算是在课堂提问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有很多学问,要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简单点的问题尽量让基础差点的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应该引导和鼓励,让后进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难点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具有挑战性,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答案,就算回答错了,也不能直接全盘否定,而应该寻找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有时候在课堂上有些学生问题虽然回答错了,但发现语言表达非常流畅,我马上表扬,该生虽然知道回答错了,但还是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定会信心大增,下次一定思维更活跃。
  五、重视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生物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
  六、科学评价,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评价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实验的评价,过去往往将十分生动、具体的实验技能变为软目标,实验考试失去了实验动手操作、观察并思考做出结论等本质特征。书面考试不能代替操作考核与实验观察能力测评,因为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观察能力从本质上讲,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观察才能真正显示出来。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总之,当前时期是生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所有老师均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担,因此,需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良.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刍议[J].魅力中国,2011.
  [2]李仙.浅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