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德育处与班主任合作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究

【作者】 高云霞

【机构】 重庆市渝北区长安锦尚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德育不仅能够保证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在现代教学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素质的训练,要重视对小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并让他们在学校的活动中接触到更优秀的德育教育,从而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小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任何的外界因素都会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注重德育教育,以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德育处;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究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品质和思想三观的建立时期,所以很容易受到身边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此时没有加以正确的教育指引,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不利影响。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班级活动的构建者,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职责。秉持以生为本思想,构建以德育为侧重点的班级管理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获得身心健康的正向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这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一、德育处与班主任合作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意识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辅导。但是,就目前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状况来看,有些班主任不懂得德育教育,没有这种教育意识,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班级的班风,使得班级管理质量参差不齐。
  (二)德育方式单一
  大多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只是向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与当前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相符合。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德育功能的发挥,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更喜欢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说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学生的参与。除了显性的课程,还必须大力实施隐形的德育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班主任参与其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德育课程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班主任很少与学生沟通情况,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德育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二、德育处与班主任合作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创新改革,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接受管理的同时,可以产生必要的思考,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实践阶段,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空白的墙上张贴一些有趣的画报,让班级内部能够形成这样的氛围,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教学活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展开,避免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比较容易接受德育教育。比如说通过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娱乐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电影或者视频,在结束之后鼓励学生总结一下在观看影片之后的感受,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会使整个班集体更加的团结,方便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关注学生品质,开通交流新路径
  德育教育渗透在班级活动的重要前提就是小学生的配合和认可,积极的沟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具有更强的表现欲,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还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及时给予小学生合理的帮助和支持,以解决小学生遇到的各项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可以在家校联系本上开辟“我有话说”栏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今日想法;还可以设立班级“心灵信箱”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小困惑等;还可以设立“每周一谈”,“每周班会”等形式,与个别学生和班级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班主任还可以公开多样的社交途径,班级公众号、微信、QQ邮箱等,允许学生匿名交流等,充分利用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
  (三)构建民主对话空间,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及行为规范,可以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此,小学班主任要转变以自身为主体的管理观念,对班级管理做到适度“放权”,让学生参与至班级管理中并成为班级的“主人”,并通过构建民主对话空间以采纳学生合理化建议。例如在“如何学习”主题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将活动组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请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以确定活动形式、组织活动流程,通过学生间的群策群力、协同行动,活动内容会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心得,并在班级内营造出浓郁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合作互助品质,进而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德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人格相关正向发展,班主任教师则作为学生的人生指引者,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德育工作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借助班级管理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其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互助友爱品质,同时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使其逐渐成长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晓莉. 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 天津教育, 2022, 000(010):154-155.
  [2]杨文斌. 基于德育视角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 新课程导学:下旬刊, 2022(9):1.
  [3]曹起源. 德育先行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2.
  [4]刘伟兰.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 都市家教月刊, 2022, 000(0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