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案例教学

【作者】 陈 芳

【机构】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上善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也逐渐改变了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了案例教学的方式,用实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案例教学展开分析,探究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运用案例教学的有效措施,给高中地理教师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高中;自然地理;案例教学;措施

  案例教学,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来完成课堂知识点教学。在设计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在课堂中插入适当案例,引导学生在实际中思考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都能看到高中地理的影子。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的时候,要善用案例进行地理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高中自然地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属于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有效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地理的魅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尤其是高中自然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在案例学习的时候,积极主动的探索,不断分析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升。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融入现实案例,可以营造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具体案例分析,然后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案例教学,也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自然地理的现实问题作出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掌握自然地理知识,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运用案例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对自然地理案例的选择
  要想使案例教学在自然地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进行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做好对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让案例教学在合适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的时候,虽然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中,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教师需要运用实例,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观察。最基础的,教师可以用地球自转举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天24小时,我们每个人都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勾起学生对地球研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对地球形成初步认知,加深对地球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案例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进行案例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具体状态、教学任务和教学的难以程度掌握等,充分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为学生创设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良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地氛围中学习地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掌握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例如,学习高中自然地理内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自然灾害小组,比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全球变暖等小组,通过自行在书籍或者网络中查找资料,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让学生自行探讨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例分析高中地理知识点,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方式,意识到自己哪里存在不足,对其他同学的意见作出充分参考,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通过各种信息化应用软件对自然地理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也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因材施教,进行高效教学
  案例教学需要在大量案例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案例,存在着不熟知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就很难进展下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自然地理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具体认知,在学生生活区域、学习能力的范围内,展开案例教学,尽做大努力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案例,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植被的环境效益”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教学实例进行教学实验,准备两个装满沙子的器皿,一个里面有植物,一个里面没有,然后得出植被具有防风固沙作用的理论,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举我国退耕还林获得成效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断提升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培养。在高中自然地理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不断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久良.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18,(33):126-126.
  [2]翁成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J]. 当代旅游, 2018, (4):68-68.
  [3]黄炳虎.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