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创新
【作者】 张利凤 彭 斌
【机构】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红金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 俗话说:“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从中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总是让语文老师感觉不够良好,认为花费了很多时间,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并没有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中转变过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转变传统观念,探索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注重“批”与“改”之间的区别和交融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创新策略;自改与互改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其实,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批改,应该属于作文指导,是有效评讲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批改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水平。因此,借助于作文批改,可以充分提高作文水平,最终让语文教学质量最大程度提高。教师在作文修改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启发、激励和引导。
一、把握小学作文批改现状
(一)小学作文传统批改方法
在传统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对作文素材进行充分的讲解,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写作。作文完成之后,学生将作文收交到教师那里,教师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充分的修改。很多教师在修改过程中尽量做到非常完美,从题目开始,文字、字词,句段等等进行全面的修改,最后为学生打一个分数。学生收到教师批改的作文,也只是随便看一下教师所打的分数,随手一扔就完毕。因此导致作文批改对教师来讲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学生来讲,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传统批改方法的弊端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同时,教师认为学生作文训练不够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成堆的作文让教师批改起来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这样的作文现状中,师生都感到作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久而久之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让教师不知所措。小学语文教师总是一个人修改作文,在批改作文过程中总是将认真与苛求胡乱混淆在一起,将小学生的作文与名作联系在一起。教师在作文修改过程中,没有从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实际出发,对学生习作提出过高的要求,总是将以往所看到的名著与学生的作文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从字词、标点符号、语句、主题、条理等方面进行修改,都觉得学生的作文不够满意。这样就会认为学生所写的作文毫无美感可言,无法进行相应的鼓励。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作文批改方法探究
(一)自改作文
教师布置作文后,学生总是觉得并不轻松,而好不容易写好之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觉得自己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因此,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改作文很容易让学生走过场,总是走马观花或者浅尝辄止。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进行的小学语文作文修改,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自改作文落实到实处,学生在写完自己作文之后会进行自主性修改。在最开初的时候,学生肯定没有形成相应的自觉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的时候进行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指正。对那些认真修改的同学要多进行鼓励,多进行表扬。当学生自改作文完成之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让全班同学对这些修改过的作文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修改前后的区别与联系。逐步上学生在内心里获得一种相应的批改尺度与标准。在进行了自改作文之后,教师要多布置几次作文,让学生将作文写好之后带回家去进行自己修改,让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监督评价,然后将自改过的作文带到学校交到教师手里进行审阅。教师在批改学生自改过的作文过程中,要在学生作文自改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多费笔墨,对于学生作文的内容不能进行大的修改,让学生对自己修改的作文感到比较满意。教师多应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多进行作文自改,逐步让学生自改作文形成为一种优良的习惯。
(二)互改作文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着相应的写作主题,这样就导致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写作之后,教师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就要对学生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引导修改。而采用互改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以及批改水平。传统作为批改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批改要求,让学生对彼此间的作文进行自主性修改,虽说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这样做让学生无的放矢,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导致作文修改只涉及到一些皮毛,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提高。比如,有个单元的作文要求是:“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虽说学生能够将各种不同食物的美味描述出来,但是每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中心。要求文章能够借助于通顺的语言来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互改的时候,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字词、句篇、标点符号等这些细小的方面进行修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将一些典型的句子展示出来,让那些文不对题的句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进行不同层面的修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以及作文批改水平。同时,教师的范文评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让学生进行互改之后再收集起来,再次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的批改进行相应的点评,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批改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修改,自改、互改之后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同时把握学生年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热爱写作。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的作文批改中转变过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自改,然后进行互改。教师在具体的修改过程中要多引导,少修改,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多鼓励,让学生拙出创新。借助于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J];新课程;2012年第7期;
[2]吴德斌;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生活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创新策略;自改与互改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其实,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批改,应该属于作文指导,是有效评讲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批改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水平。因此,借助于作文批改,可以充分提高作文水平,最终让语文教学质量最大程度提高。教师在作文修改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启发、激励和引导。
一、把握小学作文批改现状
(一)小学作文传统批改方法
在传统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对作文素材进行充分的讲解,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写作。作文完成之后,学生将作文收交到教师那里,教师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充分的修改。很多教师在修改过程中尽量做到非常完美,从题目开始,文字、字词,句段等等进行全面的修改,最后为学生打一个分数。学生收到教师批改的作文,也只是随便看一下教师所打的分数,随手一扔就完毕。因此导致作文批改对教师来讲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学生来讲,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传统批改方法的弊端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同时,教师认为学生作文训练不够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成堆的作文让教师批改起来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这样的作文现状中,师生都感到作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久而久之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让教师不知所措。小学语文教师总是一个人修改作文,在批改作文过程中总是将认真与苛求胡乱混淆在一起,将小学生的作文与名作联系在一起。教师在作文修改过程中,没有从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实际出发,对学生习作提出过高的要求,总是将以往所看到的名著与学生的作文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从字词、标点符号、语句、主题、条理等方面进行修改,都觉得学生的作文不够满意。这样就会认为学生所写的作文毫无美感可言,无法进行相应的鼓励。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小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作文批改方法探究
(一)自改作文
教师布置作文后,学生总是觉得并不轻松,而好不容易写好之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觉得自己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因此,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改作文很容易让学生走过场,总是走马观花或者浅尝辄止。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进行的小学语文作文修改,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自改作文落实到实处,学生在写完自己作文之后会进行自主性修改。在最开初的时候,学生肯定没有形成相应的自觉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的时候进行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指正。对那些认真修改的同学要多进行鼓励,多进行表扬。当学生自改作文完成之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让全班同学对这些修改过的作文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修改前后的区别与联系。逐步上学生在内心里获得一种相应的批改尺度与标准。在进行了自改作文之后,教师要多布置几次作文,让学生将作文写好之后带回家去进行自己修改,让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监督评价,然后将自改过的作文带到学校交到教师手里进行审阅。教师在批改学生自改过的作文过程中,要在学生作文自改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多费笔墨,对于学生作文的内容不能进行大的修改,让学生对自己修改的作文感到比较满意。教师多应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多进行作文自改,逐步让学生自改作文形成为一种优良的习惯。
(二)互改作文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着相应的写作主题,这样就导致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写作之后,教师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就要对学生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引导修改。而采用互改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以及批改水平。传统作为批改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批改要求,让学生对彼此间的作文进行自主性修改,虽说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这样做让学生无的放矢,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导致作文修改只涉及到一些皮毛,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提高。比如,有个单元的作文要求是:“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虽说学生能够将各种不同食物的美味描述出来,但是每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中心。要求文章能够借助于通顺的语言来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互改的时候,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字词、句篇、标点符号等这些细小的方面进行修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批改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将一些典型的句子展示出来,让那些文不对题的句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进行不同层面的修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以及作文批改水平。同时,教师的范文评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让学生进行互改之后再收集起来,再次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的批改进行相应的点评,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批改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修改,自改、互改之后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同时把握学生年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热爱写作。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的作文批改中转变过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自改,然后进行互改。教师在具体的修改过程中要多引导,少修改,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多鼓励,让学生拙出创新。借助于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J];新课程;2012年第7期;
[2]吴德斌;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生活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