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寓教于乐——浅谈新兴娱乐对语文教学课堂的启发
【作者】 朱建翔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特殊学校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被越来越多的眼花缭乱的娱乐和游戏所包围。他们的吸引力很容易被这些五彩缤纷的游戏和娱乐节目吸引。将学生的吸引力从娱乐和游戏中争取到课堂,对教师来说,是一场艰难的持久的战役。除了加强课堂纪律以及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丰富多彩的新兴娱乐活动,也能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方式的改进带来许多灵感,并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不应该排斥新兴娱乐活动,而应该研究和探索,不断从中获得启发。
1.电视节目对语文课堂的启发
有一个很有名的电视节目叫做《一站到底》,节目在主持人李好和小敏的主持下,请来各路大神答题,答错题的逐步淘汰,最后优胜者可以获得大奖。许多高材生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这样的活动形势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竞争性,我就想,能否将这样的形势运用到课堂中来呢?
于是我以此为灵感,创制了一个针对语文课堂的游戏《组词造句,一站到底》。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出一个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模拟《一站到底》的模式,一直比拼到最后一个人在场为止。在比赛前我会提前告诉同学们,明天的课堂我们将进行这个游戏,游戏内容是某一单元学过的字词。留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样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比赛开始后,所有参赛的同学,以此指定范围的生字组词,要求必须在五秒内答出,且不能重复。如果规定时间答不出,全班会为他倒计时,然后该生淘汰。(往往此时,班级气氛十分活跃。)当然为了让小组成员充分参与,我设置了每组一次的小组内求助的机会。当只剩下三个小组时,游戏提升难度,不仅要组词,还要造句。一直到场上只有一个同学时游戏结束,该同学便成为比赛的优胜者。
结合班级管理中的积分制度,优胜者和他的小组都将获得积分奖励,进入造句环节的选手也可以获得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制度会在小组比拼中兑现。
这个活动举行以后,同学们参与热情很高,反响很热烈。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会悄悄借助网络查询词句,这也正是我进行这个游戏的目的:让同学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兴趣。
但该活动也有一些缺点,每次耗时较长,可能需要半节或者一节的课作为游戏课。可以偶尔活跃气氛,或者隔一段时间进行,但不宜频繁进行。另外,在学生参与度上来说,除了比赛选手,其他同学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一些无所事事的学生会做小动作,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情。整个活动也十分考验老师的控场能力。(这也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真的是需要一定功力的。)如果控制不好,全班会陷入混乱。另外在把握比赛内容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集中在课本选定的生字词上,组词以常用词为主。有些同学好胜心强,最后会搬出一些奇词怪词,这种钻研精神值得鼓励,但已经离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教师也要适当跳过一些不适合组词的生词。
不过,总的来说,这样的活动形式十分新颖,而且充满竞争性,让学生很有参与的欲望,也能获得游戏的乐趣。游戏内容可以替换成其他语文知识,诗词等,并不限于组词造句。
电视节目多种多样。再比如,在学习和理解课文时,我们可以模仿电视节目《身临其境》,除了传统的分角色朗读以外,还可以利用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给角色配音。
2.电子游戏对语文课堂的启发
有一个很火的游戏叫做《王者荣耀》。里面的等级系统很有意思,这也是目前多数游戏的等级系统,那就是从黑铁,青铜,白银,黄金,一直到大师,王者的序列。因为这个系统的存在,学生们打排位赛的积极性很高。这样的游戏机制巧妙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将单场竞赛的胜负以积分的形式累积,从而影响玩家整个赛季的排名。仔细想想,这和学生知识积累的情况如出一辙。学生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试图在每学期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只是我们的学习没有显性的等级制度可供参考。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将这个系统加入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具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班级管理中的积分制度,以每次考试的分数,或者学生的行为积分为依据,划定适当的等级,学生每次分数的积累都可以让学生的等级提升。这样的游戏序列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带给学生的压力感。
电子游戏《绝地求生》中的拾取道具,不断淘汰,最后吃鸡的模式,也可以转化到语文课堂中来。这种单人最后获胜的游戏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
3.社交游戏对语文教学的启发
目前的剧本杀作为一种社交游戏十分火爆,将剧本杀融入知识教学的尝试也在不断探索中。一些剧本发行已经在发行儿童剧本杀,将语文知识,国学知识,以及科学知识等融入到解谜探案的过程中。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可以反向操作,针对适当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作剧本,制作线索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拆解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动机等。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的指导。毕竟写作剧本有一定的难度,在整理复杂的课文的逻辑时,也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虽然并不适用所有的课文,但这种游戏形势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密室逃脱游戏其实也十分适合语文课堂开发。无论是字谜,对联,诗词,国学知识等,都十分方便设置成谜题。教师只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再和同学们合理布置好活动场景。这种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闯关的刺激感。不失为一种正规课堂之外的润滑剂。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冥想和角色代入等因素。比如在写字课上,我会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然后告诉同学们:“现在想象你是一位书法家,你会平心静气,努力将每一个字写好。”学生听着舒缓的轻音乐往往更容易静下来。当然,这个时候音乐的选择很重要,一定不要忽然跳出一首雄壮激昂的音乐,那样整个班级会立刻躁动起来。一定要选择节奏起伏不大的音乐。结合老师四处巡视,维持好整个课堂的氛围。
现在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势也应该与时俱进。至少,不能排斥创新。面对新型娱乐方式,作为教学者,我们与其谈之色变,不如深入研究,了解它们何以吸引学生,再转化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学习从来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是教学者的职责之一。
1.电视节目对语文课堂的启发
有一个很有名的电视节目叫做《一站到底》,节目在主持人李好和小敏的主持下,请来各路大神答题,答错题的逐步淘汰,最后优胜者可以获得大奖。许多高材生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这样的活动形势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竞争性,我就想,能否将这样的形势运用到课堂中来呢?
于是我以此为灵感,创制了一个针对语文课堂的游戏《组词造句,一站到底》。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出一个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模拟《一站到底》的模式,一直比拼到最后一个人在场为止。在比赛前我会提前告诉同学们,明天的课堂我们将进行这个游戏,游戏内容是某一单元学过的字词。留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样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比赛开始后,所有参赛的同学,以此指定范围的生字组词,要求必须在五秒内答出,且不能重复。如果规定时间答不出,全班会为他倒计时,然后该生淘汰。(往往此时,班级气氛十分活跃。)当然为了让小组成员充分参与,我设置了每组一次的小组内求助的机会。当只剩下三个小组时,游戏提升难度,不仅要组词,还要造句。一直到场上只有一个同学时游戏结束,该同学便成为比赛的优胜者。
结合班级管理中的积分制度,优胜者和他的小组都将获得积分奖励,进入造句环节的选手也可以获得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制度会在小组比拼中兑现。
这个活动举行以后,同学们参与热情很高,反响很热烈。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会悄悄借助网络查询词句,这也正是我进行这个游戏的目的:让同学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兴趣。
但该活动也有一些缺点,每次耗时较长,可能需要半节或者一节的课作为游戏课。可以偶尔活跃气氛,或者隔一段时间进行,但不宜频繁进行。另外,在学生参与度上来说,除了比赛选手,其他同学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一些无所事事的学生会做小动作,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情。整个活动也十分考验老师的控场能力。(这也体现了作为主持人,真的是需要一定功力的。)如果控制不好,全班会陷入混乱。另外在把握比赛内容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集中在课本选定的生字词上,组词以常用词为主。有些同学好胜心强,最后会搬出一些奇词怪词,这种钻研精神值得鼓励,但已经离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教师也要适当跳过一些不适合组词的生词。
不过,总的来说,这样的活动形式十分新颖,而且充满竞争性,让学生很有参与的欲望,也能获得游戏的乐趣。游戏内容可以替换成其他语文知识,诗词等,并不限于组词造句。
电视节目多种多样。再比如,在学习和理解课文时,我们可以模仿电视节目《身临其境》,除了传统的分角色朗读以外,还可以利用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给角色配音。
2.电子游戏对语文课堂的启发
有一个很火的游戏叫做《王者荣耀》。里面的等级系统很有意思,这也是目前多数游戏的等级系统,那就是从黑铁,青铜,白银,黄金,一直到大师,王者的序列。因为这个系统的存在,学生们打排位赛的积极性很高。这样的游戏机制巧妙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将单场竞赛的胜负以积分的形式累积,从而影响玩家整个赛季的排名。仔细想想,这和学生知识积累的情况如出一辙。学生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试图在每学期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只是我们的学习没有显性的等级制度可供参考。
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将这个系统加入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具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班级管理中的积分制度,以每次考试的分数,或者学生的行为积分为依据,划定适当的等级,学生每次分数的积累都可以让学生的等级提升。这样的游戏序列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带给学生的压力感。
电子游戏《绝地求生》中的拾取道具,不断淘汰,最后吃鸡的模式,也可以转化到语文课堂中来。这种单人最后获胜的游戏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
3.社交游戏对语文教学的启发
目前的剧本杀作为一种社交游戏十分火爆,将剧本杀融入知识教学的尝试也在不断探索中。一些剧本发行已经在发行儿童剧本杀,将语文知识,国学知识,以及科学知识等融入到解谜探案的过程中。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可以反向操作,针对适当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作剧本,制作线索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拆解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动机等。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的指导。毕竟写作剧本有一定的难度,在整理复杂的课文的逻辑时,也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虽然并不适用所有的课文,但这种游戏形势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密室逃脱游戏其实也十分适合语文课堂开发。无论是字谜,对联,诗词,国学知识等,都十分方便设置成谜题。教师只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再和同学们合理布置好活动场景。这种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闯关的刺激感。不失为一种正规课堂之外的润滑剂。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加入冥想和角色代入等因素。比如在写字课上,我会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然后告诉同学们:“现在想象你是一位书法家,你会平心静气,努力将每一个字写好。”学生听着舒缓的轻音乐往往更容易静下来。当然,这个时候音乐的选择很重要,一定不要忽然跳出一首雄壮激昂的音乐,那样整个班级会立刻躁动起来。一定要选择节奏起伏不大的音乐。结合老师四处巡视,维持好整个课堂的氛围。
现在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势也应该与时俱进。至少,不能排斥创新。面对新型娱乐方式,作为教学者,我们与其谈之色变,不如深入研究,了解它们何以吸引学生,再转化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学习从来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是教学者的职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