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作者】 付秀丽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课教学要在优化作业设计、降低作业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作业质量,力争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秉持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理念,减少传统的书面模式作业,增加用生活实践型、阅读欣赏型等创新型作业,以此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意见指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布置作业,同时减轻负担,提高成绩,成为每个一线教师首要的问题。以下就在七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谈谈几点做法:
  一、作业内容分层次
  根据“双减”全面减轻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把作业内容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创新型三大类:
  1. 基础型作业的目标是巩固课本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同学完成。
  例如,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节课的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布置完成顶尖课课练24页,这道题把这节课的两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减轻作业量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都江堰的修建和商鞅变法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拓展型作业的目标是锻炼综合能力,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作业布置撰写“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的小论文,通过这道题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逻辑思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创新型作业的目标是提升核心素养,提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例如第8课《百家争鸣》布置作业:制作诸子百家其中一位人物的名片,这次作业上交率有98%获得许多学生的喜爱,把审美艺术的兴趣爱好和历史作业相结合,体现了知、情、意、趣相统一的原则,同时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采用自助菜单式作业把每节课的作业列出清单,供学生根据需要自己选择,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学习目标,减轻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帮助树立信心,同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














  二、作业时长严控制
  根据“双减”意见指出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并且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因此我在布置基础型作业时会自己先做一遍,以中等生为参考依据,学生完成的时间是我的两倍左右,以此严格控制作业时长,一般在15-20分钟。拓展型和创新型作业一周内完成,学生利用一节课后延时时间校内就能做完。从而真正做到“不把作业带回家”。
  三、作业形式巧设计
  很多老师认为布置作业是为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事上这样的理解严重窄化了作业的功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依据“双减”意见要减轻作业负担,同时要提高教育质量,作业设计就至关重要,作业既要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更要承担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对拓展型作业和创新型作业进行多元化设计。有书面展示、绘画设计、表演、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希望通过融入多元作业方式,寓教于乐,激发不同个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喜欢历史作业喜欢历史学科。
  例如,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布置作业:绘制河姆渡人或半坡居民生活的图景;让学生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有趣的画面,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产生,感受鲜明的智慧与创造力。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布置创新型作业:了解尤溪天湖寺的历史背景,欣赏朱熹的著名诗篇《立春大雪登天湖》、《九月九日登天湖》,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解乡土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三国人物材料,派代表参加召开一期三国故事会;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从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作业评价有关爱
  随着“双减”的不断深入,作业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应该有新的理念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结果,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能力发展和习惯养成,多角度评价学生,一定要坚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得以个性化成长。另一方面,作业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恰当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体现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一句有温度的评语可能是他未来前行的动力,一句鼓励可能是他改变自己的决心。












  总而言之,优化历史课程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历史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社会实践经验,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