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研究
【作者】 黄会杰
【机构】 广西那坡县德隆乡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成为焦点。本文从初中语文学业检测现状出发,分析和提出了在核心素养下的三点改进对策:教师正确认知学业质量检测功能,教师加强自主命题能力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具体措施,从而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养。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检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温儒敏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承载衡量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学业质量检测如何就实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在于它是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全面性是指学科核心素养在寓意各个方面的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覆盖语文学科全部内容,并且在实现学科目的时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代表性是指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在语文学科评估上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一、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现状
1.对学业质量检测的理解
教师群体对于学业质量检测的理解,普遍存在较大偏差。一是拿来即用,往往购买市场上的一些教辅资料,全盘照搬检测,不问试题指向的知识点;二是检测频率过高,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月考周考等;三是对检测结果的误读,唯分数论,以分数评价学生。
2.学业质量检测的依据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里面提到:“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课程标准命题。”可见,当前教育普遍采用纸笔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业质量,前提是需要试卷命题复合课程标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而不是简单的试题组合就能承载的。
3.学业质量检测的内容
当前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在考试内容上大多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而传统的文学作品分析和解读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这些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完善和更新考试内容,并实行多样化考察,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文学作品的知识,还能掌握实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当前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公平、科学的考试形式、内容和评分标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应用,提高其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二、对策及改进建议
(一)教师正确认知学业质量检测功能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只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检测结合运用,可以让教师辩证全面有效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加强自主命题能力
命题,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项显著特征,包涵着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主动钻研课标、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每个知识点了然于胸,多设计一些素养题,少设计识记题。
(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参考方法
应该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原则。同时,应具有全面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定期考试
在大型考试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设定定期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意味着学生需要定时、计划性的进行知识和素养上的提高。
2.项目式学习
基于项目式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进行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这对于引导学生发生自主地、提高学习效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同桌评估
同桌评估是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估,缺点是不受掌管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互相间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提高和其他人的学习、他-人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他人间的互-相协作、培养在他-人跟同工作上互相信任的文化价值观念。
4.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应该成为固定的评估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计划下一段学习计划、同时还能够增强自我认识能力。
(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大部分教师开始行动起来了,但从各项调查数据来看,显然落实地还不是很彻底,甚至成了走过场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有多少,探究权限有多大,都是衡量教师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初中阶段的大量文言文课堂学习,教师只有充分放手,学生才能建构文言文知识。
2.借助导入锤炼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更是这样。语文课上,一个好的导入往往事半功倍。语文课堂导入要追求语言优美精炼,有情景有意境,深深吸引学生。如教学《邓稼先》一课时,可以紧紧抓住“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来展开。
3.抓情境促写作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属于语言类,进入正题前的情绪铺垫是非常重要的,才有之后水到渠成的情感破薄而出。这蓄势而待、不直来直往的特点与写作是相通的。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直奔主题而教,往往让学生抓耳挠腮,疲于奔命。如果平时课堂上能抓情境教学,激起学生的情绪共鸣,为笔尖蓄力,显然更能带动学生的具体化的操作思维。
4.创新教学形式,靠近核心素养
时代在发展,每一届的学生都带着时代烙印而来,教师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受欢迎的。教师唯有终身学习,常常思考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带领学生高效解决学习难题,做学生前进路上的授业解惑的灯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教学《背影》,可通过课本剧表演、访谈交流等创新形式。
5.重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它侧重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核心内容、思想主旨的理解深度,掌握了月底理解的核心技能,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业质量检测的效能。因此,教师阅读理解教学时,需要紧扣文章情感,巧妙提问和引导,善于用“空白艺术”,有效激起学生的精神渴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思维跑起来。
6.借力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课程形式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时代已然占据各个领域教学。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助力。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高效收集知识,把课堂营造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7.着力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检测
学业质量检测是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反馈,既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更是自我调整教学策略的导航器。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能紧紧凭借纸笔测评就能一纸定论的。
学业质量检测,教师在自主命题时,应多维度考查学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技巧创新能力、词汇运用能力等。另外,课标上定什么,课堂上就得教什么,学业质量检测就要测什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不能互相脱节。
8.设置学业档案,动态跟踪
对每个学生独立设置成长档案,用发展性眼光来对待学生,在动态中调整学生的学业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需要对初中语文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检加以科学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有能力、有素养、有道德的人才。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涛,马勇军.新旧版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2,(22):10-13
[2]尚丰昌.语文核心素养下多样化阅读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2):42-44
[3]张亮.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策略——以语文学科为例[J].现代教育,2022,(06):15-17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检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温儒敏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承载衡量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学业质量检测如何就实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在于它是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全面性是指学科核心素养在寓意各个方面的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覆盖语文学科全部内容,并且在实现学科目的时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代表性是指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在语文学科评估上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一、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现状
1.对学业质量检测的理解
教师群体对于学业质量检测的理解,普遍存在较大偏差。一是拿来即用,往往购买市场上的一些教辅资料,全盘照搬检测,不问试题指向的知识点;二是检测频率过高,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月考周考等;三是对检测结果的误读,唯分数论,以分数评价学生。
2.学业质量检测的依据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里面提到:“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课程标准命题。”可见,当前教育普遍采用纸笔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业质量,前提是需要试卷命题复合课程标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而不是简单的试题组合就能承载的。
3.学业质量检测的内容
当前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在考试内容上大多集中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而传统的文学作品分析和解读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这些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完善和更新考试内容,并实行多样化考察,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文学作品的知识,还能掌握实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当前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公平、科学的考试形式、内容和评分标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应用,提高其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二、对策及改进建议
(一)教师正确认知学业质量检测功能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只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检测结合运用,可以让教师辩证全面有效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加强自主命题能力
命题,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项显著特征,包涵着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主动钻研课标、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每个知识点了然于胸,多设计一些素养题,少设计识记题。
(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参考方法
应该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原则。同时,应具有全面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这里,我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定期考试
在大型考试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设定定期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意味着学生需要定时、计划性的进行知识和素养上的提高。
2.项目式学习
基于项目式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进行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这对于引导学生发生自主地、提高学习效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同桌评估
同桌评估是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估,缺点是不受掌管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互相间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提高和其他人的学习、他-人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他人间的互-相协作、培养在他-人跟同工作上互相信任的文化价值观念。
4.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应该成为固定的评估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计划下一段学习计划、同时还能够增强自我认识能力。
(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1.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大部分教师开始行动起来了,但从各项调查数据来看,显然落实地还不是很彻底,甚至成了走过场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有多少,探究权限有多大,都是衡量教师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初中阶段的大量文言文课堂学习,教师只有充分放手,学生才能建构文言文知识。
2.借助导入锤炼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更是这样。语文课上,一个好的导入往往事半功倍。语文课堂导入要追求语言优美精炼,有情景有意境,深深吸引学生。如教学《邓稼先》一课时,可以紧紧抓住“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来展开。
3.抓情境促写作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属于语言类,进入正题前的情绪铺垫是非常重要的,才有之后水到渠成的情感破薄而出。这蓄势而待、不直来直往的特点与写作是相通的。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直奔主题而教,往往让学生抓耳挠腮,疲于奔命。如果平时课堂上能抓情境教学,激起学生的情绪共鸣,为笔尖蓄力,显然更能带动学生的具体化的操作思维。
4.创新教学形式,靠近核心素养
时代在发展,每一届的学生都带着时代烙印而来,教师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受欢迎的。教师唯有终身学习,常常思考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带领学生高效解决学习难题,做学生前进路上的授业解惑的灯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教学《背影》,可通过课本剧表演、访谈交流等创新形式。
5.重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它侧重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核心内容、思想主旨的理解深度,掌握了月底理解的核心技能,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业质量检测的效能。因此,教师阅读理解教学时,需要紧扣文章情感,巧妙提问和引导,善于用“空白艺术”,有效激起学生的精神渴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思维跑起来。
6.借力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课程形式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时代已然占据各个领域教学。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助力。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高效收集知识,把课堂营造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7.着力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检测
学业质量检测是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反馈,既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依据,更是自我调整教学策略的导航器。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能紧紧凭借纸笔测评就能一纸定论的。
学业质量检测,教师在自主命题时,应多维度考查学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技巧创新能力、词汇运用能力等。另外,课标上定什么,课堂上就得教什么,学业质量检测就要测什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不能互相脱节。
8.设置学业档案,动态跟踪
对每个学生独立设置成长档案,用发展性眼光来对待学生,在动态中调整学生的学业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需要对初中语文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检加以科学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培养有能力、有素养、有道德的人才。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检测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涛,马勇军.新旧版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2,(22):10-13
[2]尚丰昌.语文核心素养下多样化阅读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22):42-44
[3]张亮.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策略——以语文学科为例[J].现代教育,2022,(0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