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小学古诗词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 方倩妮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龙峰小学



【正文】  【摘 要】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古,处处彰显了古人的生命意识,小学古诗词短小精悍、内容广博,是素质教育视野下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将小学古诗词中的生命意识分为自然风光的生命关怀、清新恬淡的生活吟唱、思念离别的生命体验、述志抒怀的人生境界、喻事明理的生命哲思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建议:关注背景、关注文本以及关注自身。
  【关键词】 小学;古诗词;生命意识;建议

  在人类文化上,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独特而值得自豪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古诗词的创作常常是来自于古人关于生命遭遇的心灵触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生命事物、人生感悟、哲学智慧等处处可见,语句意境中处处彰显了古人的生命意识。
  一、小学古诗词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诗歌是人生的抒发,人生是基于生命存在的。小学生中的古诗词贮存着贯通古今的丰厚的人生哲理,弥漫着先贤哲人的生命意识,这是生命力的表现。
  (一)自然风光的生命关怀
  大自然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它本身就是处在生命的活动之中,尽显其生命的繁盛与衰落,具有自己生命的节律。每个人都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古人对自然景象的关注相当之高,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山一水,都是诗人的创作材料,构成了诗篇中的生命意象。
  1.江南山水寄托对生命的热爱
  江南山水风光向来以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为诗人所赞叹,山水田园诗在描绘和歌咏名山大川和田园风光的美好景致同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乐以及对美好生命的热爱之情。将生命置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由自在之趣,无论是小景还是大景,都张扬着生命的快乐。
  2.边地异境展现对生命的歌颂
  边地异境风光较江南山水大不同,多为孤山白云或冰川黄沙,诗人寄身其境,把壮丽奇景作为抒情对象,刻画得雄浑瑰丽、姿态鲜明。在这少数民族居住、人迹罕至的世界,面对广袤的天地,生命则显得格外坚韧而独特,值得讴歌赞颂,古人就是将这别样的生命感受倾注于作品中的,把奇异风光和生命感受写得大气磅礴,正像是谱出了华丽的生命赞歌。
  (二)清新恬淡的生活吟唱
  1.儿童的生活情趣
  小学生是处于美好的童年阶段,古诗词中不乏童趣之作。这些作品把自然景物写得富有情趣,宛如与儿童一样活泼;把儿童写得天真烂漫,可爱的形象跃入眼帘;把儿童的生活写得悠然自得,表现出童年的无限美好。童年时光是一个人一生最单纯最自得其乐的生命时光,那些趣味十足的生活值得歌咏和怀恋。
  2.农民的劳作生活
  小学古诗词中的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是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劳动人民在美丽的生活风光中辛勤劳作,古人的生命意识就蕴含在这些农忙欢歌中,表现出一种淳朴平和的生命境界与追求。
  (三)思念离别的生命体验
  生命意识的内涵不仅仅只体现在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方面,也体现在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方面,人与人之间应该拥有真诚、友善、宽容,每个人生存在世上,必然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一种生命体验。小学古诗词选有很多乡情友情诗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相思离别情意中的生命意识,家乡是生命的归处,这些生命归属意识都流淌在离愁别恨的抒发中,自然而强烈。
  二、关于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建议
  小学古诗词的教育价值不可忽视,传承千古的古诗词承载了丰富的生命内蕴。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社会历练少,对生命的认识较匮乏片面,只能做到以上关于生命意识内容的浅层部分,因而,利用丰富内蕴的小学古诗词唤醒与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值得语文教育者探究。
  (一)关注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命世界
  知人论世是品读诗歌的前提,也是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把握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那些诗人的喜怒哀愁等,也更容易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这过程中触发学生生成自己的情感,并与诗中的情感得以交汇和撞击。
  (二)关注文本,感受作品的生命意识
  1.捕捉意象,深入意境
  古人关注自然关注宇宙,善于运用意象以作诗词,虫鸟花草、日月山水,视域范围内的一切都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古诗词一般含有多个意象,它们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并交融成诗歌的意境,意境融合了客观的自然事物和主观的生命情调。
  2.品味语言,体验审美
  贾岛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是很讲究遣词造句的,极尽斟酌推敲。我国古典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具有音、形、意的美,讲究炼字,注重表现手法的结合。语言精准、纯粹、凝练,寥寥几字、短短数行,便形象地描绘了事物,表达了情绪情感,寄寓了人生哲理,意蕴无穷。
  3.反复吟诵,体会情怀
  古典诗词的创作,是诗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验的表达,是他们运用最精辟的诗意语言传情达意的载体,作品中无不展现了他们深层的生命意识。古诗词教学向来将诵读与领悟感情相结合,诵读可以再现诗人的生命律动,将诗词的内在情感外化,营造有感染力的情境氛围,有效地体会作品的情感内蕴。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加强朗读,不能只注重分析讲解,要更重视朗读吟诵的作用。
  (三)关注自身,丰富自我的生命认知
  古代诗人通过生命体验,创作了许许多多蕴含个人生命意识的诗词作品。我们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赏析,就是在间接体验诗人的人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诗词中进行情感体验、内蕴感悟,鼓励他们化身为抒情主人公,唤醒心灵主体的情感,实现生命的超越。更重要的是,生命意识的教育是对人自身的教育,古诗词教学应该要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将诗词中的情感与他们自己的情感经验相联系,引发共鸣,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适时走出文本,重视“语文教学生活化”,即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使得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来反思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五号宋体)
  [2]陈向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M].背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7.
  [3]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347.
  [4]邓福舜.魏晋诗人的人生意识[M].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2003:1-291.
  [5]冯建军.生命教育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N].人民政协报,2006-11-8(2).
  [6]张忠云.陶渊明与李白诗文中生命意识的飞扬[J].安顺学院学报.2007,9(4):8-10.
  [7]肖颖.李白生命意识探微[J].文学教育(上).2009(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