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 宋慧敏 郑朝晖

【机构】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教育课堂变革的进一步推广,传统以“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重要手段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教育策略在信息化发展时期已愈显乏力,因此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升课堂效果已迫在眉睫。在此话题背景之下,依托“学本教材”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更多的数学教育家所关注,成为盘活小学数学课堂的重大契机。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怎样构建学本教材、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等给出了相应建议,希望对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有启发。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学本课堂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模式、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其先进性、超前性是每位教育者所有目共睹的。各类新课程也如同雨后春笋。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正在是学校目前充满创新的教育理论和方略,因此探究对基于小学本课程下的协作教学的有效评价,对学校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学本课堂教学模式
  学本课堂又称之为生本课堂,即在传统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如今的教学中,教师早已不再是教学的绝对主导权力了,教师更多的是一种意识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的配合人。而学生们则早已不会仅仅只被动式接收知识点,他们早已变成了求知的探究者。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他们的独立自主权,赋予学生们独立学习、实践操作的教学机会。第二,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团体协作精神,让学生们在团体协作当中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沟通意识。第三,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当学生们在共同探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不断地提升思维能力。第四,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内在需要,家长们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接收水平,以便于较大限度地发掘他们对学习的爱好。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1.规范小组合作要求
  学本课程的重要特色,就是课程核心阶段从“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到“教会学生自学基础知识”的过渡,所以在确定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主要探究方式的情况下,与引导学生合理的组织学习方式、明确组织协作要求,同等重要。首先,分组讨论必须建立科学、适合组织人员个性特点的原则,如先两两讨论解决细小难题,后逐渐扩大研讨范围解决整体问题的原则等。然后,建立小组讨论方式,包括学生自主发言式、依次陈述式、头脑风暴式等。
  2.优化传统教学结构
  以学本教材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变革对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在学生心中为强势、严谨和庄严的形象,这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被无形中拉大。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原本应当生动有趣的课堂转变成为了寂静单调的流水线工厂,而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氛围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久而久之更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力,也不利于小学生正常读书惯例的形成。面对这些情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本课堂已经势在必行。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宗旨和教学模式,在学本课堂中,学生占据主要地位,在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为核心推进课程进展,进而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终极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教师采取恰当的点拨、指导、启迪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欲望,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由此逐渐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3.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学本课堂就是学生读书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生读书为本”的教学核心宗旨,目的是做到“所有能够促进学生和谐成才、发展”。促进教育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的转变,打造人文、自然、开放、丰富、灿烂的课程氛围,让学生进行真实、自主、独立的阳光教学,使每个学校生命得以精彩绽放。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构建。这种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建构”“谈话建立”“活动建构”,将能够创设人文、自然、开放、丰富、灿烂的课堂环境,开启每位学生的思想系统,激发每位学生的思想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整体思考意识,给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达成长的互动机会,使每个学生生命中的精彩闪耀,是现代课堂的发展之道。学在课堂上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的教育:首先,以学定教,即由教师通过教授相关课程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形成课堂气氛,并形成整体教学环境。第二,为学设教,即教师放下身份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共同完成分组合作的环节。第三,顺学为导,即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协助他们确定问题和探索方法,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本课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构建“学本课堂”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必然取向,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智性应变。建设“学本课堂”的关键在于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让学生真正变成几何掌握的参与者,进而有效地助力学生几何发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力,开发学生的几何“内涵”。
  参考文献:
  [1]赵林林.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95-196.
  [2]叶剑真.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指导[J].文理导航,2020(30):37.
  [3]王飞玲.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校长,2020(10):39-41.
  [4]田晶.活动的深度决定学习的深度——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几点认识[J].教育界,2020(4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