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智慧课堂”中生物作业的个性化研究
【作者】 杜雪平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 “智慧课堂”是指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系统来辅助教学,构建智能化的高效新型课堂。在这种课堂模式中,生物作业可以在布置、提交、检查评改、交流共享与拓展几方面实现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以此来助力生物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智慧课堂;生物作业;个性化
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受到其影响。目前,“智慧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所谓“智慧课堂”是指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系统来辅助教学,构建智能化的高效新型课堂。这种课堂可通过智慧的教与学,助力生物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智慧课堂”这一课堂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会有不同的平台系统品牌来承托。本校师生使用的主要是“希沃智慧课堂”,所以本文研究所涉及的“智慧课堂”平台系统主要是指“希沃智慧课堂”平台系统。
对于生物作业而言,“智慧课堂”平台系统有诸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功能,作业的布置、提交、检查、批改、评价诸多环节,均可实现个性化的操作。这样,作业的整个流程基本可以实现个性化:
第一,作业布置的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作业是统一布置的,内容、题量、难度等全班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作业的题量、难度等会以中层的学生为基准,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上层的学生“吃不饱”,而下层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但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分组,在布置作业时分层布置。只要教师预先分好组,在作业发送之前,题量及题目难度都可以选择,发送的对象也可以选择。还可以针对特定学生单独发送作业,以便特定的学生查漏补缺或者加强某方面的题型训练,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收适合自己水平的个性化的练习题目,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进步的途径。
第二,作业提交的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作业是由科代表统一收、统一交,教师统一批改后统一发,经常会出现因某些同学迟交作业而影响作业收发的情况。但是在“智慧课堂”中,只要在作业提交时间范围内,学生可以随时提交,即使过了时间,还可以补交。可以在学校提交,也可以在家里提交,只要有网络都可以随时随地提交作业,不必当面提交,实现了作业提交的个性化。另外,在提交拓展作业等主观性很强的作业时,可以图文并茂,让作业富有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自己作业内容多配图或者少配图。还有,如果是实验作业,要求发视频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露脸或者不露脸的视频。总而言之,在“智慧课堂”中,学生提交生物作业更自由、更富有个性,提交作业也更为积极主动,提交作业后更期待评价,这是传统课堂的作业提交做不到的。
第三,作业检查批改的个性化。传统课堂中,作业统一由老师检查批改,在对作业的评价上,也是有统一的参考答案和固定的评价机制(如优、良、及格等)。但是在“智慧课堂”中,作业的检查批改是多样的,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检查批改。预习作业、听写答案订正等是主要检查学习态度类型的作业,可以打开学生自评、互评、委托小组长批改或教师一键批阅等功能,这样学生可以保持对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化较强的拓展和实验,可以开放学生互评功能,发挥同学间互相监督、督促、鼓励、相互学习等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别是传统课堂中的作业,总避免不了有些学生偷懒抄袭,但是在“智慧课堂”中,要先提交,才能互批,或者查看他人的答案,就能很好的避免抄袭的情况。提交后互批或查看他人答案,以学生督促的方式真正保障实现作业的个性化。例如,有学生的拓展作业完成很好很有创意,被分享到班级空间后,其他学生评论留言暗示是网络抄袭,或是有雷同的互相抄袭,就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可从作业模式上保证作业的个性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作业批改有按题批改和按学生批改两种,按题批改便于掌握每题的答题情况,根据数据安排薄弱点的复习,按学生批改便于掌握每个学生各题的掌握情况,都有利于个性化的复习。还可以提醒家长登录家长端,检查评价自己孩子的作业情况,做到及时和有针对的督促和表扬,实现作业检查评价的个性化,提高效率。总之,在作业评价上,态度评价和水平评价相结合,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价值认同感,从而激励每一个学生进步。
第四,学生作业交流共享与课外拓展的个性化。前面说过,教师只要在发布作业前开放学生互评功能,学生就可以互相留言评论。尤其是“班级空间”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交流的平台。师生均可以在班级空间发表主题帖,教师还可以将重要资料置顶,将优秀作业分享到班级空间,供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班级空间发表主题帖,学生之间或者提醒教师解答。更重要的是,学生账户端还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供查阅,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师和管理者可以监督管理网络空间,保障其作为学习空间的纯净性。由此,学生的作业不再满足于教师布置的有限的作业,有可能学生做了很多教师没有布置的个性化的作业,这就真正实现了作业的自主化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在生物作业的布置、提交、检查评改、交流共享与拓展几方面均可实现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并以此来助力生物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发挥影响的现在,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任何教育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在功能与操作层面,纯粹谈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目前,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智慧课堂”在以系统平台功能助力教育理念的实施方面研究非常不足,这是颇为遗憾的,这也是本论文试图开拓的方向,希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 智慧课堂;生物作业;个性化
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受到其影响。目前,“智慧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所谓“智慧课堂”是指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平台系统来辅助教学,构建智能化的高效新型课堂。这种课堂可通过智慧的教与学,助力生物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智慧课堂”这一课堂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会有不同的平台系统品牌来承托。本校师生使用的主要是“希沃智慧课堂”,所以本文研究所涉及的“智慧课堂”平台系统主要是指“希沃智慧课堂”平台系统。
对于生物作业而言,“智慧课堂”平台系统有诸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功能,作业的布置、提交、检查、批改、评价诸多环节,均可实现个性化的操作。这样,作业的整个流程基本可以实现个性化:
第一,作业布置的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作业是统一布置的,内容、题量、难度等全班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作业的题量、难度等会以中层的学生为基准,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上层的学生“吃不饱”,而下层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但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分组,在布置作业时分层布置。只要教师预先分好组,在作业发送之前,题量及题目难度都可以选择,发送的对象也可以选择。还可以针对特定学生单独发送作业,以便特定的学生查漏补缺或者加强某方面的题型训练,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收适合自己水平的个性化的练习题目,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进步的途径。
第二,作业提交的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作业是由科代表统一收、统一交,教师统一批改后统一发,经常会出现因某些同学迟交作业而影响作业收发的情况。但是在“智慧课堂”中,只要在作业提交时间范围内,学生可以随时提交,即使过了时间,还可以补交。可以在学校提交,也可以在家里提交,只要有网络都可以随时随地提交作业,不必当面提交,实现了作业提交的个性化。另外,在提交拓展作业等主观性很强的作业时,可以图文并茂,让作业富有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自己作业内容多配图或者少配图。还有,如果是实验作业,要求发视频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露脸或者不露脸的视频。总而言之,在“智慧课堂”中,学生提交生物作业更自由、更富有个性,提交作业也更为积极主动,提交作业后更期待评价,这是传统课堂的作业提交做不到的。
第三,作业检查批改的个性化。传统课堂中,作业统一由老师检查批改,在对作业的评价上,也是有统一的参考答案和固定的评价机制(如优、良、及格等)。但是在“智慧课堂”中,作业的检查批改是多样的,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检查批改。预习作业、听写答案订正等是主要检查学习态度类型的作业,可以打开学生自评、互评、委托小组长批改或教师一键批阅等功能,这样学生可以保持对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化较强的拓展和实验,可以开放学生互评功能,发挥同学间互相监督、督促、鼓励、相互学习等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别是传统课堂中的作业,总避免不了有些学生偷懒抄袭,但是在“智慧课堂”中,要先提交,才能互批,或者查看他人的答案,就能很好的避免抄袭的情况。提交后互批或查看他人答案,以学生督促的方式真正保障实现作业的个性化。例如,有学生的拓展作业完成很好很有创意,被分享到班级空间后,其他学生评论留言暗示是网络抄袭,或是有雷同的互相抄袭,就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可从作业模式上保证作业的个性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作业批改有按题批改和按学生批改两种,按题批改便于掌握每题的答题情况,根据数据安排薄弱点的复习,按学生批改便于掌握每个学生各题的掌握情况,都有利于个性化的复习。还可以提醒家长登录家长端,检查评价自己孩子的作业情况,做到及时和有针对的督促和表扬,实现作业检查评价的个性化,提高效率。总之,在作业评价上,态度评价和水平评价相结合,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价值认同感,从而激励每一个学生进步。
第四,学生作业交流共享与课外拓展的个性化。前面说过,教师只要在发布作业前开放学生互评功能,学生就可以互相留言评论。尤其是“班级空间”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交流的平台。师生均可以在班级空间发表主题帖,教师还可以将重要资料置顶,将优秀作业分享到班级空间,供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班级空间发表主题帖,学生之间或者提醒教师解答。更重要的是,学生账户端还有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供查阅,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师和管理者可以监督管理网络空间,保障其作为学习空间的纯净性。由此,学生的作业不再满足于教师布置的有限的作业,有可能学生做了很多教师没有布置的个性化的作业,这就真正实现了作业的自主化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在生物作业的布置、提交、检查评改、交流共享与拓展几方面均可实现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并以此来助力生物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发挥影响的现在,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任何教育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在功能与操作层面,纯粹谈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目前,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智慧课堂”在以系统平台功能助力教育理念的实施方面研究非常不足,这是颇为遗憾的,这也是本论文试图开拓的方向,希望能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