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马巧泽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有力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受以往作业设计理念的影响,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对课后作业的主动参与性不足,影响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合理优化,不断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提升作业设计质效,践行减负、提质、增效。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秉持以生为本原则,站在学生视角,对作业展开合理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质效的提升夯实基础。鉴于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实践性以及层次性作业,让学生在参与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真正掌握课堂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质效。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较大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给予小学生充分关注和呵护。从生理角度来看,小学生每天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以及锻炼时间;从心理角度来看,小学生心理相对敏感脆弱,如果学生每天需要面临较大的作业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1]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发展现状,导致布置的课后作业量相对较大,促使小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花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作业类型单一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通常以机械化抄写的书面形式为主,需要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去完成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课后自由空间,既难以收到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也影响学生多样化兴趣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机械式重复抄写,或者死记硬背的作业形式,也加重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和负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甚至还可能诱发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尽管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不断尝试去改变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受以往观念的影响较深,很难从根本上转变现阶段的作业设计现状。
(三)忽视学生学情
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总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普遍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导致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存在突出的统一化问题,这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相对简单,尽管能够轻松完成作业,但是却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层次。对于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设计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不仅不能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还可能带给学生一定学习压力。同时,这种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形式,也不能实现作业设计功效的发挥。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性
小学生受认知特性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普遍对于一些充满趣味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从趣味性角度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后作业中,并能够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收获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特别是在学习一些富有德育内涵或者教育价值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单纯地为学生阐述文章主旨,不仅会促使课堂活动表面化,还难以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设计,也只是让学生机械式完成任务,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堂知识的内化,严重影响教学质效。[2]为了转变这一作业设计现状,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秉持趣味性原则,一方面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中,另一方面还能满足双减相关要求。
例如,在针对文章“神笔马良”展开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文章作为剧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自主选择角色,并自主探究角色性格特点,以更好还原文章情境。这种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为了能够将自己的角色精彩演绎出来,也会深入分析文章,以更好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好与坏,善与恶,获得良好的教学预期。这种新颖又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带给学生良好体验感,强化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待,因此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层次性作业,增强作业设计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受到认知特性、兴趣爱好、成长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保证不同基础与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够通过参与课后作业,在学习能力方面获得一定提升。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往往忽略学生特性,进而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导致课后作业存在突出的统一化问题,难以达到作业设计目标。鉴于此,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层次性作业。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让其以强化基础为前提展开提升训练。对于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教师需要针对教材中的基础性知识展开作业设计,帮助更好巩固基础知识,助力学生更好发展。
以“盘古开天地”为例,教师在设计层次性作业的时候,就可以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着重记忆本课生字生词。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让其在掌握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将文章复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学生文章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强化知识理解与记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通常过于注重书面形式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作业压力和负担,同时也不能收到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3]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师积极转变这一作业设计现状,在减少作业设计总量的基础上,提升作业设计质效。一般来说,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从实践角度入手,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后作业中,切实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完“一次成功的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个相对安全又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收集实验数据等,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实验,真正感受团结的意义,强化学生团结意识与能力,收获良好的作业预期。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课堂知识。但是,机械式作业设计形式,不仅难以达到作业设计目标,还增加了学生负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从趣味性、层次性以及实践性等角度入手,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效,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淑萍.“双减”之后小学语文作业如何实现提质增效[J].华夏教师,2022(12):44-46.DOI:10.16704/j.cnki.hxjs.2022.12.009.
[2]胡鸣.“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2):77-79.
[3]张荣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与优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01):86-88.
【关键词】 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秉持以生为本原则,站在学生视角,对作业展开合理化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质效的提升夯实基础。鉴于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实践性以及层次性作业,让学生在参与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真正掌握课堂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质效。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较大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给予小学生充分关注和呵护。从生理角度来看,小学生每天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以及锻炼时间;从心理角度来看,小学生心理相对敏感脆弱,如果学生每天需要面临较大的作业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1]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发展现状,导致布置的课后作业量相对较大,促使小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花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作业类型单一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通常以机械化抄写的书面形式为主,需要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去完成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课后自由空间,既难以收到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也影响学生多样化兴趣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同时,机械式重复抄写,或者死记硬背的作业形式,也加重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和负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甚至还可能诱发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尽管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不断尝试去改变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受以往观念的影响较深,很难从根本上转变现阶段的作业设计现状。
(三)忽视学生学情
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总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普遍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导致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存在突出的统一化问题,这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相对简单,尽管能够轻松完成作业,但是却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层次。对于语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设计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不仅不能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还可能带给学生一定学习压力。同时,这种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形式,也不能实现作业设计功效的发挥。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性
小学生受认知特性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普遍对于一些充满趣味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从趣味性角度出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后作业中,并能够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收获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特别是在学习一些富有德育内涵或者教育价值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单纯地为学生阐述文章主旨,不仅会促使课堂活动表面化,还难以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设计,也只是让学生机械式完成任务,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课堂知识的内化,严重影响教学质效。[2]为了转变这一作业设计现状,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秉持趣味性原则,一方面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中,另一方面还能满足双减相关要求。
例如,在针对文章“神笔马良”展开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文章作为剧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自主选择角色,并自主探究角色性格特点,以更好还原文章情境。这种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为了能够将自己的角色精彩演绎出来,也会深入分析文章,以更好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好与坏,善与恶,获得良好的教学预期。这种新颖又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带给学生良好体验感,强化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待,因此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层次性作业,增强作业设计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受到认知特性、兴趣爱好、成长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因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保证不同基础与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够通过参与课后作业,在学习能力方面获得一定提升。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往往忽略学生特性,进而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导致课后作业存在突出的统一化问题,难以达到作业设计目标。鉴于此,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层次性作业。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布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让其以强化基础为前提展开提升训练。对于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教师需要针对教材中的基础性知识展开作业设计,帮助更好巩固基础知识,助力学生更好发展。
以“盘古开天地”为例,教师在设计层次性作业的时候,就可以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着重记忆本课生字生词。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让其在掌握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将文章复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学生文章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强化知识理解与记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通常过于注重书面形式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作业压力和负担,同时也不能收到良好的作业设计预期。[3]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师积极转变这一作业设计现状,在减少作业设计总量的基础上,提升作业设计质效。一般来说,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从实践角度入手,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后作业中,切实增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完“一次成功的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个相对安全又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收集实验数据等,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实验,真正感受团结的意义,强化学生团结意识与能力,收获良好的作业预期。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课堂知识。但是,机械式作业设计形式,不仅难以达到作业设计目标,还增加了学生负担。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从趣味性、层次性以及实践性等角度入手,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效,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淑萍.“双减”之后小学语文作业如何实现提质增效[J].华夏教师,2022(12):44-46.DOI:10.16704/j.cnki.hxjs.2022.12.009.
[2]胡鸣.“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2):77-79.
[3]张荣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与优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0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