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作者】 朱昌祥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四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学为本,为学而教。处处是学习之地,时时是学习之机,人人是学习之师;愚者待机遇,强者抢机遇,智者创机遇。物理学科教学需要艺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拓展物理思维;引入前沿信息,养成科学态度;开展物理实验,锤炼操作技能。只有践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以教促学;高效课堂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让我们的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快乐学习;教师的适时进行激思启智,让学生“感动”;适时进行预习思考,使学生“感觉”;适时进行问题讨论,让学生“感知”;适时进行教材分析,让学生“感悟”。聚焦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打造梦寐以求的高效课堂,我们正耕耘在路上。
  一、立足核心素养,树立物理观念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与时俱进,这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势在必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要有目的地教,学要有计划地学。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只有认认真真渗透概念,掌握价值意义,才能将这些知识技能应用在我们长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树立学生正确的物理观念。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借助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有效的物理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积极的探究、认真的实践操作、客观公正的学习态度、学无止境的探索品格。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要启发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学要能够让学生敢于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积极性地学。注重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物理教学中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实验,勤勤恳恳教学。面对学生,要爱屋及鸟,善待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奠基石。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创建问题情境、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可以实践操作、可以巧用物理故事、可以丰富感性材料等等,只要能够促使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操作、动手灵活、运用物理观念、学思结合、学有所得、掌握技巧、懂得物理原理,就是我们时刻追求的高效课堂,教与学的双赢。
  聚焦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切实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积极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认真研究物理观念,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这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培养造就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方面的逻辑思维、实验思维、计算思维。
  一思不得,再思可以。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我们才得以解决物理学科上的一个个小问题,成就了我们在物理学科上的一个个大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物理学习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践行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引领学生打下扎实的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便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特别需要发展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效果、全方位完善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分析综合法、比较分类法、抽象与概括法、科学推理法等进行深入学习,做到灵活运用,恰到好处。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勇于创造,养成科学思维。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我在组织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上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有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但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经常被师生放弃,而此时此刻,我一反常态,巧用多媒体,将他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经过和程序,做成课件,有条不紊地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领略科学家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对研究物理学的“实验事实——提出假说——接受检验”这一过程产生兴趣,形成逻辑思维,构建高效课堂就可望可即,水到渠成。
  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高效课堂在于启迪智慧,开拓进取,放飞自我,彰显技能。
  三、注重物理实验,培养探究技能
  我学习,我快乐;我参与,我收获。引导学生参与初中物理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实践操作中懂得物理知识是那样的有滋有味,科学有趣。
  实践出真知。科学探究离不开物理实验。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有利于促使物理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科学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动手动脑,好学善思。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科学总结,才能探索出物理科学的奥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高效课堂,方法是关键。做好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做好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探究的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如仅仅采用的探究方法就有:综合法、分析法、实验法、观察法、猜想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类比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等等,千变万化的探究方法,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灵动智慧,才能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学生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师生获得物理知识最直接的理论源泉。引入生活的物理教学,学生学得牢,记得住。如我组织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时,首先,我将一个生鸡蛋放在一个盛有适当清水的水杯中,这时,我引导学生欣赏鸡蛋在水中的位置;过了一会儿,我往水杯中适当地加少许的盐,让鸡蛋浮在水杯中的一定位置时,我停止了加盐搅拌,这时,我又要求同学们欣赏此时此刻鸡蛋的位置;当且仅当学生看到,鸡蛋听话地浮在水中时,我再请同学们欣赏,我说:“我要叫鸡蛋浮在水平面,大家猜,行不行?”学生们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所措,我说:“可以,不信,大家看!”我又继续往水杯中加盐搅拌,鸡蛋在我加盐过程中,又开始渐渐往上浮,直至到了水平面,我才停止了加盐搅拌,促使学生玩乐结合。如此这般探究物理知识,学生岂能不分外高兴,喜形于色,跃跃欲试!
  物理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科学探究物理知识的有效捷径。物理教师一定要行之有效地做好学生动手实验的引路人,成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难能可贵。我们一定要将实验进行到底,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上,构建高效课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
  四、学科学独具匠心,用科学改造世界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只有科学的态度,才有科学的知识,只有科学的知识,才有科学的成就。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热爱科学,就要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学习物理知识,就得按照科学规律,实事求是地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发现事实。事实就是真理,真理是发展的。学习知识需要灵活,千万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要注重,物理知识也有“诗和远方”。
  探索物理知识需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香甜可口的蜜糖来。做学问就得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现在,许许多多的前沿科技,令人欣慰。如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空间探索;医药科技;超导技术;激光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等,无一不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善于攻坚克难,知难而上,迎难而进的辛劳成果。
  幸福来源于劳动。在探究知识的大道上,师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正确、严谨、细心地对待科学。如我组织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时,我实施大物理教学观,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结果得到的答案不一样。我走入正在实验的学生之间观看,发现许多学生实验时,学生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后,改变压强计的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使之朝上、朝下、朝侧面,分别记录压强计u型管两边的液面位置,学生记录的液面高度差不一。结果,我再演示给学生欣赏。学生自己发现了,导致误差是因为他们的橡皮管被明显地扭曲了。通过这一演示实验,我让学生总结经验:实验时一定要注重细节,不能有半点的麻痹大意!
  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敢于踔厉奋进,砥砺前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既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要善于构建高效课堂。
  总之,只有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生动有趣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才能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有机整合,有效开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课改前沿实现核心素养的强化以及高效课堂带来的物理学科技能。
  参考文献:
  [1]张鑫.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时代教育,2021(2);
  [2]王岗万.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