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引领思考

【作者】 李有高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塘房小学



【正文】  【摘 要】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数学科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学是科学之王名副其实。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教师要质疑,学生也要析疑。在数学王国里,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循循善诱,激思启智,激发兴趣,设疑问难,制造悬念,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让一个个生活问题去激发我们学习、观察、实践。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情境教学;互联网+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是无穷无尽的科学。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能力,让问题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切实联系生活,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富矿。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一、设疑问难,感悟数学
  教贵引导,学贵感悟。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饶有兴趣地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一个智慧型的数学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想法,生成课堂的“亮点”;巧用学生的“误点”,深化课堂的理解;聚焦学生的“兴奋点”,点燃课堂的激情;利用学生的“疑点”,激发有效的思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注重启发诱导、激励赏识、培养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到数学王国自由自在地遨游。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想多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数学学习,学贵有疑。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问,才能常有创新。我国南宋哲学家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勤学好问,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师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注重“精、巧、活、深”,灵活运用。小心谨慎地遵循一系列提问原则,如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逻辑性、层次性等技巧。既要注重教师本人的巧问,也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发问。只有师生恰到好处的互问,才能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睿智,特别是结合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提问,学生更容易分析解决。如我组织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外出旅游时,会自然而然地看到许许多多的交通标志牌,随机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交通标志:转弯标志牌是(三角形),出口指示牌是(长方形),限速警示牌是(圆形),充分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有角,而圆形没有角。如此这般,学生通过具体的了解接触,就有利于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内容顺手拈来,垂手可得,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在于从“教中心”走向“学中心”;在于“以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在于循序渐进地导疑、导趣、导思、导法,注重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切实引领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积极探究
  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实施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发展性地教。小学数学采用情境教学法施教,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有效理解数学知识,产生数学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法宝。我们要“立教材之基,举学生之力,激学生之情,求互动之效。”铸好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奠基工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用猜想和验证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用喜闻乐见的日常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设疑问难来创设问题情境;借用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组织课外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可谓形式多样,花团锦簇,奇花异草,分外妖娆。说实在的,应用故事和游戏,有利于保证趣味性与教学相结合;应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保证探究精神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有利于保证生活实践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实施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帮助小学生获得妙趣横生的环境情趣,使学生获得梦寐以求的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捉摸不透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知识化。把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通俗化,明确化,概念化。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的科学探究理念。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密切联系生活,不断激发学生思维,开放学生视野,探究数学奥秘。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如我组织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4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这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大大引发了学生实践、探究、讨论的热情,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探究效果。所以说,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深入思考问题,善于培养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技能。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突破小学数学重难点,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等来决定。关键注重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灵活运用,随机应变,画龙点睛!
  三、互联网+,教学双赢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是教育的盛事,更是我们一线教师日思夜想的幸福。“互联网+”打破了教师个人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都能够在计算机面前获取和使用知识,为我所用。改革的时代,互联网的畅通无阻,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划时代的科技进步,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契机,小学数学的改革步伐也要与时俱进,享受这一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好这一难能可贵的数学资源,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数学科学奥妙无穷,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王国,我们一线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互联网+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理想大道,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互联网+有利于我们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有利于我们获得许许多多自己不能完成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我们减负增效;有利于我们开拓创新,放飞视野,大显身手,接近世界的科学前沿,走进科技新时代。
  高效课堂,方法至上。教好任何一节课,我们都需要讲究问题策略,注重启发诱导,引发学生深思,再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如我组织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我妙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个栩栩如生的趣味故事:“一个老农有三个儿子,眼见儿子一个个长大成人,于是,老农借机锻炼一下几个儿子的才能。就把三个儿子叫到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前,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都已长大成人了,帮我干点事,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现在,我把这片菜地平均分成10份,老大种5份,老二种3份,老三种2份。”就这样,观看完后,我请同学们思考:从老农刚才给儿子分地的过程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这三个儿子分别种了这块地的多少呢?如此让学生在喜欢的多媒体课件上完成教学任务,既体现了减负增效的高效课堂,又卓有成效地寓教于乐,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而喻罢了。
  “互联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有利于教师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巧用互联网+参与课堂教学,师生都得益。我们要重视网络对于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应用范围,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总之,善于提问是智慧的标志。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者先要会疑。现代课堂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新课程理念,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善于帮助学生多思、勤学、好问,积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发云.“互联网+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2(21);
  [2]张玉明.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9);
  [3]李春祥.小学数学教学法中的问题教学法之我见[J].南方论刊2020(12);
  [4]武淑湘.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