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

【作者】 蒋 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正文】  数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是一门比较重要且复杂的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水平较低,经常会导致难以真正理解数学中的奥妙。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形象具体的数学思维,如果运用的好的话,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课堂中的知识,而且利用图形与数字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当代的数学老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并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来说,虽然课程题目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要想让没有数学基础且不具备数学素养的小学生学好这么课程也绝非易事。经过长期的调研我们逐渐发现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些问题。
  1.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现阶段我国教学数学课堂正面临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这一问题,在课堂中大多数还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有效的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输,但是这种传输效率却很难达到保证,对于程度较好或者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的实现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但是对于程度较差的学习来说,一旦课程中存在难以理解的知识,学生就很难全面掌握,对于老师来说,也较难时刻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此之外,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较显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培养出学生对于数学这么课程的学习兴趣的话,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甚至会产生厌学等消极心理。
  2. 学生数学素养得不到培养
  要想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变得更加高效且主动,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最好时期就是在刚接触数学的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老师能够在这张白纸上为学生构建宏观的数学体系。但是就目前而言,主流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是单纯的把数学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即便是学生现在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提高,但是一旦上到初中或是高中,不具备数学素养的学生在学习较难的课程时,将会变得十分吃力,且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数形结合教学的含义
  简单来说,数形结合的含义就是将“数字”与“图形”之间进行连接,让学生通过图形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数字的具体含义,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来说,更加形象化。将一些数学中存在的数字难点进行图形化后,使这些问题变得简单,利于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就是实现“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转变。
  虽然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知识大多数是一些基础性知识,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数学这么课程的小学生来说,其中还是有很多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形了解相对应的数学知识,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相较于枯燥的数字来说,图形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而且高效的利用数形结合的优势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老师在不断发觉树形结合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自身来说,也可以更好的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这样更加便于为学生提供教学,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数形结合的教学优势
  1.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智力,通过这种方式,把小学数学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重点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为有效的进行知识接受,且接受过程变得更加简便轻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几何的应用题,如果单纯靠题目中提供的数字,会让这道题显得十分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重点难点,这个时候如果利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的话,学生通过画图并与数字进行结合,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道题的要求和含义,并且大大增加解题效率。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每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普遍难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贪玩且具有较强好奇心的,数形结合这种方式一改传统枯燥的数字教学,利用图形为学生展现数学知识,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样态度上的转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数形结合的措施
  1. 深度挖掘教材核心,做好备课工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多数不具备自学能力,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的十分重要。要想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效展开数形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作为老师就应当在授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连接,为学生搭建清晰的学习体系,把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图像化,在课堂中对于一些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让每一堂数学课下来,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 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人自发挖掘数形结合
  在传统的授课体系中,存在着老师长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问题,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之下,就应当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人,通过老师的案例,自发的进行图形结合的挖掘,长期下来,学生会熟练的运用数形结合这种学习技巧,在碰见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效利用这种技巧进行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展开数形结合的教学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提高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应当大胆的进行尝试,在尝试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石艳平,尚小舟.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102-103
  [2] 黄仕江.运用“数形结合”灵动数学课堂——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渗 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61
  [3] 田颂君.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活情境的方法[N].发展导报,2017-12-0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