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运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实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王 霞
【机构】 重庆财经学院
【正文】 【摘 要】 在传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往往不能在完成写作后及时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在哪些方面达到了或未到达作文评分细则里的具体要求,更不知如何修改作文。而雨课堂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平台。通过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和把投稿“发送至全班”功能,老师能及时评阅学生作文,同时学生能即时查看老师点评的内容,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和同班同学的作文问题和修改方法,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
【关键词】 雨课堂;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写作;及时;点评
一、导语
如何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写的作文在“任务完成、扣题、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的逻辑衔接、词汇准确,句子语法”等的具体表现,是笔者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的作文课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写作问题,更不能让老师及时给学生解惑。这一问题可通过雨课堂解决。但是,目前对雨课堂的使用大都停留在“课件推送、弹幕互动、实时答题”上,而对怎么使用雨课堂来实现将师生互动和教师解惑贯穿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至今寥寥,其中,李伟立在“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写作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里提出在课中阶段从“词汇、句型、篇章布局整体意识”这三个角度去实现有效互动,但忽略了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忽略与困惑的“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与句子的逻辑衔接”这些难点问题;曲通馥在“‘雨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强调了课堂讨论环节里学生的“剖析问题、阐述观点”的能力培养,但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审题到提纲到篇章布局和逻辑衔接这些具体环节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的学习需求;张小雨、李露、杨心宇在“基于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模式研究”里强调了iWrite评阅系统在教学里的应用,但是iWrite作为机器智能,目前还只能从词汇、语法的角度去评阅作文,达不到像人脑一样用逻辑思考能力去评阅作文内在的逻辑衔接。李蕊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引入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方便教师布置,查看和评阅作业”[4],但未详述如何评阅。笔者就如何用雨课堂及时给学生解惑作了具体实践:使用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及时收取和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提纲、首段、主体段、尾段内容),并用“发送至全班”功能来把投稿内容作为课堂上实时讨论和评讲的实例,以此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方法。
二、雨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优势
“雨课堂致力于快捷免费的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5]。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让学生能通过投稿的方式及时提交写作过程中的需要落笔的提纲、首段、主体段、尾段内容,这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情,并依此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合理的调整。雨课堂的“发送至全班”功能让学生能清晰看到当下教学活动的内容,而学生也更有兴趣参与讨论,因为投稿都是本班同学所写。投稿让师生都能论有所指。
三、运用雨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重庆财经学院2023级六个班的大一学生为实践主体
笔者认为:要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上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师生反馈同步进行,才能让学生及时理解具体评分细则对应下的写作要求,特别是学生常忽略又觉困难的逻辑衔接问题。具体如下:
(一)制作幻灯片并导入雨课堂
教师需将课堂内容制作到幻灯片上并导入雨课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只需专注于理解和讨论。
(二)写作过程的讲解与学生练习同步步骤化
步骤一:师生扫码进入雨课堂
笔者告知学生课件可以随时在雨课堂查看,故大家的重点应放在思考、理解和提问上。
步骤二:读题审题
笔者通过提问讲解如何审题:题目要求的写作体裁是什么,话题是什么,需要完成哪些写作任务。
步骤三:作文提纲
笔者讲解提纲的作用、内容和写作方法,强调论据或细节必须与观点相关且逻辑一致。然后学生用八分钟写提纲并通过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提交到雨课堂。
步骤四:评讲作文提纲
笔者即随机选取部分投稿进行逐条讲解,并在此过程中把该稿“发送至全班”,以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所讲内容,直观了解提纲在任务完成、扣题、逻辑、以及论据或细节的展开说明上的具体问题,以及修改方法。在实践中,逻辑不一致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步骤五:根据提纲写首段
笔者讲解首段的三要素,强调主题句的三要素需准确表达并写到一句话里并举例说明。然后学生用十分钟写主题句并提交至雨课堂。
步骤六:评讲首段
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主题句的要素,但是在(下转第101页)(上接第102页)实践中,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作文里:用什么句型表达对话题的观点,怎么用并列短语总述论据,句法错误,用词错误,观点论据不一致或不相关等。所以笔者往往需要及时以多篇学生投稿为例来讲解,才能让学生明白怎么写好主题句。
步骤七:根据提纲写主体段
笔者讲解主体段的作用和内容,强调写作的难点在于逻辑连接词的恰当使用并举例说明。然后学生用十五分钟写主体段并提交至雨课堂。
步骤八:评讲主体段
同样地,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了主体段的写作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想着直接把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忽略了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的逻辑衔接,而且不知道怎么修改上述问题。这往往需要笔者以数篇投稿为实例,逐个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方法。
步骤九:写尾段
笔者讲解尾段的作用、内容和写法,强调总结句不能直接重复首段的主题句。然后举例说明用并列短语来总结观点的方法。然后学生用五分钟写尾段并提交到雨课堂。
步骤十:评讲尾段
同样地,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因词汇量的限制而不知道怎么用并列的短语去总结主体段的主要观点。在以数篇学生投稿为例讲解后,学生能够借助字典写出好的总结句。
步骤十一:学生查看全文并修改提交
步骤十二:教师课后查阅学生改后作业并总结需再反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李伟立.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写作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J].
[2]曲通馥.“雨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01):89-94.
[3]张小雨、李露、杨心宇.基于iWrite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3)[J].2023(04):88-90.
[4]李蕊,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应用[J].学园,2019(09):85-86.
[5]https://www.yuketang.cn/
【关键词】 雨课堂;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写作;及时;点评
一、导语
如何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写的作文在“任务完成、扣题、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的逻辑衔接、词汇准确,句子语法”等的具体表现,是笔者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的作文课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写作问题,更不能让老师及时给学生解惑。这一问题可通过雨课堂解决。但是,目前对雨课堂的使用大都停留在“课件推送、弹幕互动、实时答题”上,而对怎么使用雨课堂来实现将师生互动和教师解惑贯穿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至今寥寥,其中,李伟立在“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写作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里提出在课中阶段从“词汇、句型、篇章布局整体意识”这三个角度去实现有效互动,但忽略了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忽略与困惑的“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与句子的逻辑衔接”这些难点问题;曲通馥在“‘雨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强调了课堂讨论环节里学生的“剖析问题、阐述观点”的能力培养,但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审题到提纲到篇章布局和逻辑衔接这些具体环节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的学习需求;张小雨、李露、杨心宇在“基于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模式研究”里强调了iWrite评阅系统在教学里的应用,但是iWrite作为机器智能,目前还只能从词汇、语法的角度去评阅作文,达不到像人脑一样用逻辑思考能力去评阅作文内在的逻辑衔接。李蕊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引入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方便教师布置,查看和评阅作业”[4],但未详述如何评阅。笔者就如何用雨课堂及时给学生解惑作了具体实践:使用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及时收取和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提纲、首段、主体段、尾段内容),并用“发送至全班”功能来把投稿内容作为课堂上实时讨论和评讲的实例,以此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方法。
二、雨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优势
“雨课堂致力于快捷免费的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5]。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让学生能通过投稿的方式及时提交写作过程中的需要落笔的提纲、首段、主体段、尾段内容,这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情,并依此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合理的调整。雨课堂的“发送至全班”功能让学生能清晰看到当下教学活动的内容,而学生也更有兴趣参与讨论,因为投稿都是本班同学所写。投稿让师生都能论有所指。
三、运用雨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重庆财经学院2023级六个班的大一学生为实践主体
笔者认为:要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上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师生反馈同步进行,才能让学生及时理解具体评分细则对应下的写作要求,特别是学生常忽略又觉困难的逻辑衔接问题。具体如下:
(一)制作幻灯片并导入雨课堂
教师需将课堂内容制作到幻灯片上并导入雨课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只需专注于理解和讨论。
(二)写作过程的讲解与学生练习同步步骤化
步骤一:师生扫码进入雨课堂
笔者告知学生课件可以随时在雨课堂查看,故大家的重点应放在思考、理解和提问上。
步骤二:读题审题
笔者通过提问讲解如何审题:题目要求的写作体裁是什么,话题是什么,需要完成哪些写作任务。
步骤三:作文提纲
笔者讲解提纲的作用、内容和写作方法,强调论据或细节必须与观点相关且逻辑一致。然后学生用八分钟写提纲并通过雨课堂的“课堂投稿”功能提交到雨课堂。
步骤四:评讲作文提纲
笔者即随机选取部分投稿进行逐条讲解,并在此过程中把该稿“发送至全班”,以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所讲内容,直观了解提纲在任务完成、扣题、逻辑、以及论据或细节的展开说明上的具体问题,以及修改方法。在实践中,逻辑不一致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步骤五:根据提纲写首段
笔者讲解首段的三要素,强调主题句的三要素需准确表达并写到一句话里并举例说明。然后学生用十分钟写主题句并提交至雨课堂。
步骤六:评讲首段
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主题句的要素,但是在(下转第101页)(上接第102页)实践中,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作文里:用什么句型表达对话题的观点,怎么用并列短语总述论据,句法错误,用词错误,观点论据不一致或不相关等。所以笔者往往需要及时以多篇学生投稿为例来讲解,才能让学生明白怎么写好主题句。
步骤七:根据提纲写主体段
笔者讲解主体段的作用和内容,强调写作的难点在于逻辑连接词的恰当使用并举例说明。然后学生用十五分钟写主体段并提交至雨课堂。
步骤八:评讲主体段
同样地,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了主体段的写作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想着直接把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忽略了观点的逻辑衔接、句子的逻辑衔接,而且不知道怎么修改上述问题。这往往需要笔者以数篇投稿为实例,逐个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方法。
步骤九:写尾段
笔者讲解尾段的作用、内容和写法,强调总结句不能直接重复首段的主题句。然后举例说明用并列短语来总结观点的方法。然后学生用五分钟写尾段并提交到雨课堂。
步骤十:评讲尾段
同样地,尽管学生在理论上知道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因词汇量的限制而不知道怎么用并列的短语去总结主体段的主要观点。在以数篇学生投稿为例讲解后,学生能够借助字典写出好的总结句。
步骤十一:学生查看全文并修改提交
步骤十二:教师课后查阅学生改后作业并总结需再反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李伟立.基于雨课堂的高中英语写作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J].
[2]曲通馥.“雨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01):89-94.
[3]张小雨、李露、杨心宇.基于iWrite的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3)[J].2023(04):88-90.
[4]李蕊,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应用[J].学园,2019(09):85-86.
[5]https://www.yuket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