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周 玲
【机构】 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青符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这个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新时代小学生。
【关键词】 小学管理;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小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如何在新形势下的小学管理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话题。
一、建立德育环境
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建立德育环境。学校应塑造一个积极的文化,强调诚实、尊重和合作道德价值观。可以通过定期举行道德主题活动、展示学生道德行为的案例以及在校园各个角落展示道德箴言来创建德育环境。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从言行举止入手,展示正确的道德表现。他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实际案例、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决策的重要性。建立德育环境是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塑造正面文化、教师示范和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小学生。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德育主题周”活动来创建德育环境。在德育主题周之前,学校需明确定义每个主题周的德育目标,将友善、诚实、助人等品质分别作为不同周的主题,有助于引导师生对特定价值观的思考和讨论。德育主题周的策划应涵盖多种教育方式。在友善主题周中,学校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如何友善地与他人相处。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漫画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友善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另外,学校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来举办讲座,探讨德育主题周的话题。如在诚实主题周中,可以邀请专家分享诚实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此外,在德育主题周中,学校还可以安排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家长可以参与学校举办的亲子工作坊,与孩子一起制定友善行为守则,以家庭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最后,在德育主题周的结尾,可以组织一个集体活动来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在助人主题周结束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奖罚分明制度
奖罚分明制度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奖励激励,学校可以肯定学生积极的品德表现,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品德习惯,从而在他们日常行为中形成自觉的德行。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评价和奖励,鼓励学生表现出色的道德行为。同时,对于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和后果,从而推动他们自我成长。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每月一次的“德行之星”评选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同学可以提名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色、品德高尚的学生。这种积极的奖励机制会激励其他学生争取被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获选为“德行之星”的学生将得到一定的荣誉和奖励,这种奖励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秀的品德表现,形成自觉的德行。然而,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校也应实行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对于欺凌、作弊等不良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罚,如责令道歉、扣分或限制参与某些活动。这些惩罚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严重性,促使他们改正和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德行之星”评选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分享会,让获选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秀品德经验,鼓励其他同学效仿。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或德育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课堂融入德育
将德育融入课堂是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入道德价值观。在各学科中,教师应选取与德育主题相关的案例、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道德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举止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经验、故事分享,将道德价值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德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五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寓意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王子》、《雷雨》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情感和道德冲突,引发他们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其次,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文学作品的讨论和活动。例如,在阅读完《小王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王子的品德特点,他对友情、责任、真善美的理解。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从他人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启发。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写下他们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感悟,或者写下自己遇到的道德困境及其解决办法。创作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讨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中的道德教训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通过《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探讨诚实、责任等价值观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步,小学管理与教学面临着新挑战。建立德育环境、奖惩制度、课堂融合成为实现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策略。通过积极的文化塑造、榜样引领,以及课程设计融合道德教育,能够培养提升新时代小学生综合素养,助力于塑造更优秀的下一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樊全林.探究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5):4.
[2]关宏亮.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9(59):1.
【关键词】 小学管理;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小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如何在新形势下的小学管理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话题。
一、建立德育环境
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建立德育环境。学校应塑造一个积极的文化,强调诚实、尊重和合作道德价值观。可以通过定期举行道德主题活动、展示学生道德行为的案例以及在校园各个角落展示道德箴言来创建德育环境。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从言行举止入手,展示正确的道德表现。他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实际案例、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决策的重要性。建立德育环境是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塑造正面文化、教师示范和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小学生。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德育主题周”活动来创建德育环境。在德育主题周之前,学校需明确定义每个主题周的德育目标,将友善、诚实、助人等品质分别作为不同周的主题,有助于引导师生对特定价值观的思考和讨论。德育主题周的策划应涵盖多种教育方式。在友善主题周中,学校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验如何友善地与他人相处。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漫画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友善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另外,学校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来举办讲座,探讨德育主题周的话题。如在诚实主题周中,可以邀请专家分享诚实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此外,在德育主题周中,学校还可以安排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家长可以参与学校举办的亲子工作坊,与孩子一起制定友善行为守则,以家庭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最后,在德育主题周的结尾,可以组织一个集体活动来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在助人主题周结束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奖罚分明制度
奖罚分明制度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奖励激励,学校可以肯定学生积极的品德表现,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品德习惯,从而在他们日常行为中形成自觉的德行。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评价和奖励,鼓励学生表现出色的道德行为。同时,对于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和后果,从而推动他们自我成长。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每月一次的“德行之星”评选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同学可以提名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色、品德高尚的学生。这种积极的奖励机制会激励其他学生争取被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获选为“德行之星”的学生将得到一定的荣誉和奖励,这种奖励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秀的品德表现,形成自觉的德行。然而,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校也应实行相应的惩罚措施。例如,对于欺凌、作弊等不良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罚,如责令道歉、扣分或限制参与某些活动。这些惩罚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严重性,促使他们改正和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在“德行之星”评选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分享会,让获选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秀品德经验,鼓励其他同学效仿。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或德育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课堂融入德育
将德育融入课堂是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入道德价值观。在各学科中,教师应选取与德育主题相关的案例、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道德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举止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经验、故事分享,将道德价值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德育的重要性。
例如,在五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寓意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王子》、《雷雨》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性、情感和道德冲突,引发他们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其次,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文学作品的讨论和活动。例如,在阅读完《小王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王子的品德特点,他对友情、责任、真善美的理解。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从他人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启发。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写下他们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感悟,或者写下自己遇到的道德困境及其解决办法。创作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讨论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中的道德教训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通过《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探讨诚实、责任等价值观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步,小学管理与教学面临着新挑战。建立德育环境、奖惩制度、课堂融合成为实现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策略。通过积极的文化塑造、榜样引领,以及课程设计融合道德教育,能够培养提升新时代小学生综合素养,助力于塑造更优秀的下一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樊全林.探究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5):4.
[2]关宏亮.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