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李玉兵

【机构】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初中是学生提升体育素养、锻炼体育能力、强化体质体能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现阶段,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篮球体能训练已成为初中体育课堂重点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科学合理应用快乐教学法开展篮球体能训练,以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构建轻松愉悦教学氛围,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体育素养。基于此,本文围绕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 快乐教学法;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应用策略;分析探究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以及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各阶段、各科目教育教学随之发生相应变革。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已成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主旨目标。从本质上看,快乐教学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多元多维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悦、安全有效的教学氛围,以切实有效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缓解课业压力。而将快乐教学法全方位渗透到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篮球技巧、你能够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及学习状态,以助力学生更加透彻彻底的掌握篮球技巧、提升篮球体能,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培养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
  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新的层面进发,初中体育教育教学随之发生相应变革。篮球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竞技活动,需要队伍成员的默契和谐配合才能赢得最终胜利,也就是说,篮球竞技并不是依靠个人就能获得成功的体育活动,而是需要合作互动才能够达到最终目标。但是纵观近年来初中篮球体能训练成果,体育教师普遍认为让学生反复练习篮球技巧便可以达到教学预期、实现篮球教学目的。这种想法恰恰与新课改教育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不但极大抑制学生体育训练热情,也无法充分发挥体能训练实际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进行仔细的全面观察,科学合理剖析学生的实际体能情况和篮球训练情况,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有效体能训练方案,可以恰如其分的设计一些篮球小游戏以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例如,部分学校会以三步上篮为期末体育考核内容,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内容,将三步上篮要领、动作技巧详细拆分开来教导给学生,并设置传球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传球技巧。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训练兴趣、调动学生篮球训练积极性,也能够促进生生间的和谐互动及有效交流,让学生充分认知篮球训练的魅力、体会体能训练实际效果,培养学生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切实有效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助力初中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体育积极性
  通过对大量初中体育教学成果进行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体育教师对篮球体能训练教育教学存在错误认知,通常将自身放置在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引导教学,忽略了学生自主思维及实际体能训练情况,这种学生被动式接受体能训练、体育教学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学生个人发展及现代化新课改教育要求。因此,在初中篮球体能训练实际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实际训练情况及篮球能力,创设针对性有效篮球体育训练,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权,积极踊跃的参与到体能训练中。
  例如,通常情况下,篮球体能训练主要包括跑步速度、负重越野以及腰腹力量等训练要素,但是,鉴于学生先天身体条件、后天体育训练条件各不相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每个学生都在篮球体育训练模块存在优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从最基础的体能训练开始练习,帮助学生活动全身关节,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练习项目。在此基础上,老师也可以让一部分具有先天体能优势的学生充当小教练,带领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完成体能训练,进而便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参与到篮球体能训练过程中,也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学生被动接受体能训练的传统局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优化转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切身实地感受篮球体能训练的乐趣魅力,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篮球训练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及体育素养。
  三、把握课堂教学尺度,遵从篮球体育教学原则
  从本质上看,篮球属于体育活动中球类竞技运动,在国际赛事上,篮球更是代表着一大部分人的信仰,这无疑展示了体育的决斗精神及竞技精神。鉴于此,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篮球精神及体育精神,引导学生重视并遵守篮球比赛规则,以规范学生篮球体能训练意识及行为。教师可以科学规划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联合学校定期举办篮球运动会或者开展班级内部篮球赛,以竞技精神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进而向学生讲解并描述篮球比赛中的违法犯规行为,诸如罚球、带球走、掷界外球等等。通过这种实地教学模式,能够从最大限度上促使学生切身实地感悟体育竞技的魅力与篮球体能训练的必要性,进而切实有效控制篮球体能训练的节奏与尺度,构建轻松愉悦、安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确保学生在掌握篮球技巧的基础上,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篮球体能训练在其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对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育素养及学习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体育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应用快乐教学法,创新并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篮球体能训练质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轻松愉悦教学氛围,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助力学生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聪,曲文彬.初中篮球基础技术训练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与全新尝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8):52+54.
  [2]汤毅.快攻战术技巧在初中女子篮球比赛的运用特点与训练策略探讨——以2018、2019年花都区中学生篮球联赛初中女子比赛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219-220.
  [3]谭峰华.谈如何应用循环训练法、提高中学体育篮球教学质量[J].才智,2019(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