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

【作者】 刘苗苗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逸夫学校



【正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小学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来。下面就怎样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体会与老师们共勉。
  一、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要想提高提高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进行感知的特殊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而且要分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例如,?观察景物时,要启发学生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及近或由上到下等来观察。?观察物品时,可以先从总体上观察它的总体特点和用途。?观察动物时,要先观察它的形态、动作特点,再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观察人物时,要观察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性格特点。
  要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作文时才有内容可写。
  2、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一次,我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秋天。学生正兴致勃勃地观察秋天里的树木,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刮落了许多树叶。我引导学生思考:“被风刮起的树叶像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特别用心,思绪也飞得很远。学生通过观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那往下落的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花蝴蝶”,“一阵大风刮来,满地树叶像一匹匹骏马在奔腾、跳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培养了想象力。
  二、注重范文的引路作用
  从心理学观点看,仿写是学习作文时心理上的需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最初的写作知识,形成最基本的技能。以范文为依据,变通性指导,创造性模仿,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1、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在讲课时要抓住重点,渗透写作知识。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审题立意,划分段落,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篇。通过有意识指导学习,积累优美词句和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比如,讲《落花生》一课时,重点抓住文章最后作者和“爸爸”的那段对话,“爸爸”借花生来说明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问学生:“如果让你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你们用什么来作比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蜡烛、粉笔、树根……”。接着讲解出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的写作方法,再进一步讲解什么是“借物喻人”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2、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导学生多读一些适合的课外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优美句段,理解其中蕴含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作前引导,激发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开端,也是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要让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写一篇好作文,作前指导激发兴趣必不可少。首先,教师要明确写作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找一些与此次作文相关的范文,与学生共同简单评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口头作文,最后落实到写作文上。
  三、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字、词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把每天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想表述的观点,观察到的周围景物用文字记录下来。教师要对日记具体指导,及时批阅,重点表扬。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表达能力提高了,作文内容范围扩大了,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通过讲评再上一个新台阶
  讲评是最实际、最具体、最直接的写作指导课,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做好批改记录,为讲评提供依据。讲评时先概括作文总的情况,对认真写作和进步显著的学生进行表扬。用优秀作文同一般水平的作文或较差的作文对比讲评,可以是全文对比,也可以是某一问题对比,如思想内容好或构思新颖或修辞优美等。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便今后扬长避短。讲评之后,让学生当堂修改自己的文章,把讲评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使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得到了真正的充分的调动,这时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
  1、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平台,激励学生。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出,需要学生写大量的稿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写稿、投稿,稿件被录用的同学,自然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会乐于继续写作,稿件没被选中的同学,教师加以引导,相互间可以共同研究未被录用的原因,是构思上的问题,还是选材上的问题……教导学生不要泄气,“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也许下一次你就会成功。考虑到激励机制能否持之以恒,在班级,帮助学生形成敢拼敢比的竞争意识,学生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可在班上张贴学生名单,明确谁投稿成功,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学期末进行总结。到那时,学生不积极写作那才不正常呢。
  2、开辟习作园地,展示优秀作品,以激励学生。教师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习作,然后在“习作园地”中张贴出来,供全班同学欣赏,教师加以表扬,被选中的同学心中高兴,乐于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未被选中的同学也不会自甘落后,他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水平,力求使自己的习作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多阅读,勤练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技巧,经过读书结合,以读促写,反复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