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注重“策略引领”让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更高效

【作者】 谢锦斌

【机构】 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质量,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首要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听说教学

  一直以来,英语听说教学倍受师生关注,并将其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中。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师将听说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组织学生完成试题的分析,导致学生听、说能力不强。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注重策略引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习惯,提升学生抓取信息的能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听说训练质量
  1.搭建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对初中生而言,搭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建构语言意义的过程。一般来说,教师会在阅读、写作中搭建思维导图。区别于上述两个方面,听说训练与思维导图的融合,不仅能辅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抓取关键信息,还能在分享思维导图时,实现清晰化的逻辑输出。
  英语听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每堂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扩充听说素材,并鼓励学生搭建思维导图。“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schools and British schools?” 在教学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获取音频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上述问题。考虑到问题的综合性以及复杂性,教师依托PPT并向学生展示两个空白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根据老师的思维导图,逐渐建构起Reading部分的架构。由于本篇文章的难度较低,所以,教师并不急于直接呈现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当思维导图中的大部分内容已填补完毕,且学生已出现瓶颈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打开书本继续搜集问题的答案。
  2.挖掘听力材料,辅助学生深入理解素材
  听说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日常的听说训练中,学生根据音频中的文字,进行解码并展开相应的思考和分析。随后,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拟定适当的问题检验听力成果。目前,初中生的听、说能力还不强,所以,当教材中出现较难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引入其他的课外材料,方便学生的理解。
  “Peter took some notes of Sydney. Listen to Daniel and Peter’s second conversation. Write a T if a sentence is true.”在教学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Past and present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展开听力训练。考虑到听力训练的质量,以及学生对文章的熟悉度,教师在播放所有选段后,鼓励学生复述自己所听到的文章大意。在此过程中,学生结合此前搭建的思维导图,并展开详细的分析。为了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教师并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做题思路以及思考的过程。
  二、从学科性质出发,提升听说教学效率
  1.搭建文化氛围,促进语言输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人文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依托生活化、人文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快速地与教学内容产生连接。一般来说,语言的输入对外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学习者在接触相应的语言环境和氛围时会自动接收语境、情景和非语言方面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输出,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并培养学生语言输入的习惯。
  从听说训练的内容来看,听力内容主要包含听句子选单词、听句子选短语、听短文判断正误,以及听短文补全对话等。口语内容主要包含单词朗读、短文朗读、看图说话以及情景问答等内容。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课程讲解时,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完成听说融合的训练。以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1 Asia为例。“How 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Shanghai?”在讲解Grammar部分时,教师根据About Shanghai展开听说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完成上海的介绍,随后,教师随机挑选几名学生分享自己所写的内容。区别于传统的课堂评价,本次评价由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完成。当学生展开自评或互评时,会不自觉地从此前听到的文字中挑选恰当的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几轮问答之后,大部分的学生可以完成听说训练。
  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听说融合
  听说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呈现出生活化的趋势,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不仅要搭建适当的教学情境,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文字分析能力以及口語表达能力。基于上述要求,教师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策划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
  以教学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Know yourself中的Integrated skills为例。“Do you know the animal signs?”“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audio.”考虑到学生对十二生肖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教师并未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背景介绍上。相反,当学生完成听力填空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讲解中国的生肖。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信息搜集、文章撰写以及故事汇报。
  总之,听说教学区别于阅读以及写作教学,往往更注重语境的营造和语感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调动自己的教学经验,并扮演好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多元教学策略的引入,促进学生重构学习方法并将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文字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搜集能力上,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也应重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听说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清雄.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以问促思”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21(20):36-38.
  [2]马小婷.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2021(50):75-78.